《长城》的骂声还未平息,《摆渡人》又掀起了新一波高潮。三年筹备,118稿修订,70万字剧本,十个月拍摄,召集了二十多位明星集体“搞事情”的《摆渡人》却引发了一场口水战。
《摆渡人》是阿里影业成立后,基于大数据的选择。张嘉佳在微博的粉丝超过一千万,和其他人气作家不同的是,他恰恰是因为写微博小故事火起来的。后来,又有王家卫作为监制,这部电影的期待指数进一步提高。影片在上映之前就被贴了太多的标签,而这些标签,似乎又在上映之后成为一个个槽点。
1、同家公司同类题材
《摆渡人》的出品方是王家卫旗下的泽东影业,说起泽东影业绝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王家卫的一系列文艺片诸如《春光乍泄》。泽东影业25年最著名的喜剧就是《东成西就》,还是刘镇伟为了给《东邪西毒》填金钱窟窿凑合着拍出来的。时隔25年再出喜剧,自然有很多人将《摆渡人》和《东成西就》相提并论。
2、强阵容 高成本
把梁朝伟、金城武这些偶像都找来,大腕参与,阵容顶配,意味着电影的成本已经高到一定的量极,对于初次做导演的张嘉佳来说,这也可能是一次冒险行为。
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铺垫
张嘉佳作为编剧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为光线带来8.14亿票房,受票房影响,光线股票也呈上升。这似乎也是一个信号,张嘉佳具有票房号召力。因此这部《摆渡人》也就无形当中被要求更高。上映4天,票房2.8亿,行内的人也都在跟进这部电影的票房数据。无论最后《摆渡人》被定格在哪里,它都是2016年度话题王。
4、王家卫最新力作
《摆渡人》上映前期的宣传物料基本都集中在王家卫最新力作和演员的演技之上。
或许只能说,有多高的期待就要承受多大压力,影片好不好无法定义,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说,“就是MV的拉长版而已”,也有人说“这片不错!起码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差!”。给一部作品下定义,未免显得有些鲁莽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