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去年莫名其妙考了个挺高的笔试分,今年又莫名其妙考了多个挺低的笔试分。然后我脑海里就总萦绕着这句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仔细回想起来,其实今年所谓的状态不好,环境不好,运气差……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考差的主因归根究底还是得落在“不够努力”上。
因为疫情,去年百分之八九十的招聘名额都给了应届生(虽然今年也是,但是毕竟不是第一年所以感受上并没那么深刻),然而就在竞争比例骤升的去年,作为往届生、第一次认真备考的我,在仅有的两次笔试机会都进了面,还有一个在六七百人中考了个意想不到的笔试第二的好成绩。
我仔细回想了去年备考的状态,笔试成功的原因如下:
1.记忆虽大不如前、记了没多久就会忘,但是我会选择忘了再记一遍,就这样反反复复,只是背书而且是在背会的程度上就达到了四五遍(每一次背会又经历过无数遍),虽然还是会有遗忘,但是反复识记、默写关键词,加上成千上万的刷题,还是让很一些知识点牢牢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2.只要是想到的知识点就一定逼着自己看一看,虽然知识点有可能考不到,但是仍然努力让自己掌握了每个知识点中最基础的内容。比如一直不想看的法规,比如总觉得考不到的教学设计,比如考的很少的学科课程标准,比如都说占比很小的时政,比如当地几乎不考的公基……事实上,我看到的很大一部分都没考到,以至于让我错误的认为,去年的那次备考做了很多无用功。
(去年笔试虽然挺好,但是因为考完后不自信、没能尽早准备面试,加上各种天不时地不利,结局是两次面试都挂了。)
再来说一说今年。也挺丢脸的,说的还是失败经验。我可以告诉别人是因为多年的恋情失败带给我的很差的备考状态,也可以告诉别人是生活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是在内心深处,除了埋怨自己没能克服各种懒加各种甘愿被恶劣的情绪奴役之外,我认为之所以失败还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1.上一次成功的笔试经验让我误以为我的理论知识学得够好了,所以没在一遍又一遍的过知识点,这一次我反而变成了从前最鄙夷的那种眼高手低的学习做派——总觉得自己看一遍就会了,没能坚持去年那种一遍又一遍的背、一遍又一遍默写关键词的笨方法,所以记得并不牢靠,甚至开始出现很多相似的内容混淆的问题。
2.明明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却没能坚持做到“面面俱到”,明明考前看到自己没有看到的题型,却借着“不一定能考到”选择了偷懒,于是就在考场上得到了现时报——真的就出到了我舍弃的题型(今年的笔试成绩全部游离在进面的边缘,总是就差那一两分。其实就是这条原因导致的)。
3.总觉得去年刷过好几万题差不多够用,所以今年刷题也没去年吭哧吭哧的劲头了,然而去年的功夫并不能为自己今年的偷懒买单。
一些碎碎念:越考压力就越大,最后还剩一场,我特别想做逃兵。今年唯一进的一场面试,也因为跟一场笔试时间冲突被我舍弃了。其实除了因为自己想逼着自己去追求更好的机会以外,也有在“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中我却选择了后者的原因吧(阿特金森先生的理论很好,我却仍然不能及时改掉选“避免失败”的弊端)。
又一些碎碎念:希望我下次记录教师招聘考试经验的时候,就只为大家分享成功的经验了。
看到一句话,觉得很适合用来做结尾——“任何人取得成功,绝不仅仅是靠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