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问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实力对比是怎样的?
随着消耗战的持续,实际上秦国和赵国都已经吃不消了,两个国家都在咬紧牙关撑着。一般史书都认为秦国长途奔袭受到的不利影响最大,而且随着战争的继续,局面已经向着不利于秦军的方面发展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么?让我们从两国综合国力、军事将领、国内政治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是综合国力方面。
秦国经过商君变法,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国家实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商君虽死,但商君之法在秦国一直被执行 ,这是秦国日益强大的原因。而且当时秦国经过多年征战,国土面积已经占到了七国的一半。在那时有土地就有人口,就有粮食,并且商君变法提出了很多移民优惠政策,周边国家百姓大量迁入秦国,使秦国日益强盛。
而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实际上也仅仅是军事和时装界的改革,并未深入到政治经济当中。就算这点改革,也就坚持了一两代。但是毕竟给赵国后代留下了战斗力极强的一只军队。从综合实力来讲,除了军事,其他方面赵国是与秦国无法相比的。
二是军事将领方面。
赵国已经搬出了家底,由廉颇这一老将出马对抗秦军。但是在实际作战中,廉颇依旧难以和秦将王龁进行对战。在长平之战开始,廉颇屡屡失地。直到最后守在长平,坚壁不出。史书记载廉颇正确采用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战法。但是整整三年,廉颇一直在固守,没能找出攻敌的机会。或者说,廉颇采取过防守反击的战术,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廉颇没有取得过实质的胜利,从另一个侧面可知王龁用兵谨慎稳妥。两国两位名将,是这场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当中。
不难看出,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攻战中,王龁统领的秦军是强于廉颇统领的赵军的,但是在攻守战中,王龁与廉颇打了一个平手。
三是两国内政方面。
秦国内部虽然存在着将相不和的局面,但是秦昭襄王能够掌控时局,在国家层面统一吞并六国的战略,在大同中存小异,弱化了将相不和的矛盾。
赵国则不同,赵国有国君还有平原君。在长平之战前赵王先召平阳君来商量是否接受上党,在平阳君表示不可接受的情况下赵王才征求的平原君意见。平原君表示支持赵王接收上党的意见,并表示有老将廉颇在,赵国无失 。从这一点上来看,赵王当时是更亲近于平阳君 ,大事小情先和平阳君商量 。而平原君应该也是为了迎合赵王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才附和了赵王的意见。
当然平原君也是思考过的,一是秦国将领王龁为新生代将领不足为惧,而白起正在秦国被打压,一时半会翻不了身;二是攻守战中,守的一方占优势,而攻的一方占劣势,其判断秦国不会在这场战争中耗费太大的精力;三是一旦出现问题,还可以联合其他几国合纵抗秦。从种种迹象表明,当时平原君与赵王关系不是很好 。想来也容易理解,平原君在战国是出了名的善于养士的公子,其门客过千,威名已经盖过赵王 。赵王有这样一个平原君在侧,可以说是身心不宁,距而远之也很正常的。
在长平之战中,平原君除了支持了赵王占便宜的心理,就再也没有表演。在关乎赵国国运的一战中,平原君没有出力,这很不正常。这是为什么呢?按说在这个时候,全国一心同仇敌忾才是平原君的选择。除非是赵孝成王这时与平原君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了十分尖锐的地步。平原君抱着这个国家是你赵王的,爱咋咋地,跟我没关系的心态冷漠旁观。
国家的强盛需要一个稳定的团结的国内政治局面,所谓大同小异也符合要求。但是赵国君臣不和,在长平之战前夕,其国内政治硝烟已经弥漫,为赵国在决战中的崩溃,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