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具备自由意志,这是一个大前提。我们的每个消费决策,甚至每个决策,几乎都是受到大量信息影响之后做出的。
2.在一个营销体系里,我们可以假设自己都是一个个的原子,当有信息打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被这个信息激发,激发到不同的状态,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大数据时代让我们能够记录这部分行为的变化,并通过对这种行为的测量来反向定义状态。
3.最近关注了HKUST的王文博老师的观点(想读研究生),他觉得要寻找“注意力垄断”的微小时刻,并在此进行用户心智的测量(比如面部微表情识别,比如货架之间的浏览轨迹),然后做对应的信息植入。比如浏览水果货架的时候上面放榨汁机广告,帮助用户购买榨汁机。
4.都接受同样的信息投送,有些用户可以被改变到下一个状态,有些用户就算反复信息投送也很难被改变到下一个状态。所以有筛选与影响两种逻辑,容易影响决策的我们用影响逻辑来看,不容易影响用户决策的我们用筛选逻辑来看。无论是筛选还是影响都是有成本的。
5.在相同用户群和场景的情况下,谁能有更低成本的信息投送能力,谁就有更具备渠道优势。
6.在用相同的转化路径下,谁能有更低成本的用户影响能力,谁就更具备品牌和产品优势。
7.哪个组织能更细致的研究用户整个生命周期,更精确的测量用户状态,找到更多信息投送点,找到更高效的用户行为影响路径并实验,哪个组织就更会营销。
8.现在依旧有许多免费信息投送渠道可以利用,比如弹幕,高播放量的视频下弹幕的曝光相对充足,而且不同的视频定向的用户完全不同,精准性好。但是,想成功用起来挑战很大,如果当成刷广告平台,那肯定不行,如果是走软广,那么植入什么暗示,如何测量直接或者间接的效果,如何跟后续营销环节联动,就需要仔细设计了。
9.内容类的东西,比如综艺节目,或者一些网剧,在这方面用的手段很多。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手段可以用。
10.买效果广告其实是件简单的事情,只要做好渠道跟踪和漏斗模型就行了,其实本质上就是原材料采购的模型,并不是营销。买广告应该是营销的一部分(种子用户购买再裂变),而不是营销的全部。
11.一些新的技术值得关注,比如面部表情的识别(应该也可以通过监控还原用户线下的行为轨迹),在线下店经营中可以帮助测量用户心智状态的价值。还有一些抓取和控制多个账号来完成一些特定任务的系统,帮助我们获得免费的信息投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