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的悲伤故事
人本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在《论人的成长》里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上月看完后久久不能忘怀。
我想把这个故事再写出来,让更多父母看到:当我们以爱的名义,持续不断地否定孩子的感受,控制孩子时,那将是一个多么痛心的结果。
有一个女孩,她叫埃伦·万斯特,20岁之前,她跟其他正常孩子一样,非常的活泼大胆,善言好问,是个非常鲜活的人。
她有一个非常爱她的父亲,小时候她常常渴望自己是个男孩,直到有一天遇上了她喜欢的男孩。那个男孩是个外国人,埃伦很喜欢他的浪漫,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幻想,他们想订婚,可是父亲却坚决反对。
她爱她的父亲,没有剧烈地反抗,只不过那段时间,她开始暴饮暴食,体重猛增。
其实这段时间,是这个女孩第一次跟她的自我开始有了严重的疏离:
她虽然接受了父亲的建议,她知道父亲爱她,父亲不会做出对她不好的选择。但是,从这一次开始,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感受:我在恋爱吗?我真的喜欢那个男孩吗?我喜欢他,这是对的吗?我更应该在乎父亲的感受,我不能失去我的父亲,不能让他失望。
暴饮暴食后,她因为体重过重,不断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这时候她又开始节食。这是她第二次选择了依靠别人的期望行动,她无法相信自己的感受。她开始轻视自己,甚至把死神看做是“一位优雅的女性”。她非常害怕自己内心的“恶魔”——那些时常困扰她的,不被接纳的,否定的感受。
24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彻底摧毁她自信的事情:她与她的一名学生相恋了。她用情很深,坠入了爱河,但是她的父母又坚持说她的体验是错误的,要求两人分开。她再一次选择了不相信自己的感受,顺从了父母的感受。她放弃了恋情,同时再也不相信自己内在智慧的指引。
她只相信:别人的体验才更加可信,更加正确。
如果这次她能够反抗(最多被认为是青年时期的叛逆),她还可能有一次与自己深层感受连接的机会,还可能找回一部分自我,还可能不会走向自杀,可是她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可怕的沮丧和对自己深深的厌恶。
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表兄或许能成为她的伴侣,而这一决定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他们准备结婚。但是过了两年,直到28岁,她内心里还是在表兄和所爱的学生之间徘徊。她去找她的学生分手,带着“裂开的伤口”离去。她选择嫁给了表兄,同时也彻底放弃了对自我的信任。她只想得到预料中的认同感。
32岁时,她为了节食,一天吃60片泻药,不断找心理医生治疗,并试图自杀。她不再把自己看做一个人,而是一个奇怪的、出现异常的机械,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正在走向自我毁灭。
最终在她出院后的第三天,多年来第一次痛快地吃了饭,然后喝下大量的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时,她才33岁。
以爱的名义
女孩的一生让我觉得好痛心,为什么她一次次地不相信自己的感受?不坚持自己?不抗争,而只会顺从呢?
在人生几次大的选择面前,我们看到了背后那个控制的父母!
这样的父母太可怕:他们可以不用在乎孩子是怎么想的,只要他们觉得是对孩子好。
他们对控制毫无觉察,并且理所当然——还是以爱的名义。
有一次在地铁上,听到邻座的一对母女的谈话。
女儿小声地跟妈妈商量:“妈妈,学校的活动太晚了,7点有英语,吃完饭还要做作业,那个睡前一小时的钢琴能不能换到明天练啊?”
母亲强势地回应:“不能!”
女儿沮丧的说:“妈妈,我一直都不喜欢弹钢琴,老师也说我学得很慢,在班里是最差的……”
母亲很生气:“你别总想着退缩,你看人家朗朗,不也是被老师说过不适合弹钢琴吗,照样成为了钢琴家!我钢琴都买了,你就死心塌地地弹吧。”
一个朗朗的成功,不知道要逼死多少不适合弹钢琴,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孩子!
郎朗2岁半时就被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猫演奏的《匈牙利第二号狂想曲》所吸引,从而对钢琴演奏者的手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无师自通地在家里的国产立式钢琴上弹出了基本旋律。
朗父曾经考上音乐学院而阴差阳错没有去上,所以他有很好的音乐基础,对朗朗有没有音乐的天赋,值不值得花大力气去培养,心里很有数,而且能给与专业的知道。
而这位妈妈,仅仅因为别人的成功和她买了钢琴,就逼着孩子也要成功,这样的无知和执拗多么可怕!!
每一种感受都真实存在!
妈妈只期待女儿成功,却没有看到女儿背后那深深的自我否定,失望和沮丧。
当女儿说:“妈妈,我一直都不喜欢弹钢琴,老师也说我学得很慢,在班里是最差的……”时,不管孩子是真的有天赋还是没天赋,是找借口,还是真的学不好,孩子当前的感受都是真实存在的。
作为妈妈,如果能有一点点的觉察,看到眼前这个孩子,而不是眼中只盯着成功的目标,她就能够感受到孩子当前有多痛苦,多绝望:
她想学好,可是学不好,她不想让妈妈失望,可是总是让妈妈失望,她对妈妈又爱又怕,她对自己非常的失望,她因不是一个好学生而在班里受到同学的嘲笑,受到老师的冷嘲热讽,可是这些感受没有人理解,她只有自己默默承受!
她想放弃,可是妈妈说不可能!她觉得自己很无用,无法用一个好的结果回报妈妈,但她又不想放弃自己,她还在努力挣扎,她希望能有人给她一点点力量,一点点力量,让她有信心再努力些……
孩子多希望听到妈妈说一句:妈妈知道你真的在努力!来,闺女,跟妈妈说说你心里的委屈吧。
但悲催的是,妈妈只有一句话:“不可能!”
女儿也许跟埃伦·万斯特一样,被无数次以爱的名义安排着,控制着,不需要有这么多的个人感受,只需要相信父母的爱,服从就行。
她也许跟埃伦·万斯特一样,多少年后,不再信任自己的感受,找不到跟自己的链接,甚至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而是一台出了问题的机器而已。
作为父母,我们有时候真的需要停下来,看看自己:
我们所说的话,我们眼中盯着的重要的东西,还有没有孩子这个人本身?!
当我们说“我这是对你好!”时,
我们是不是正在打着爱的名义,放任自己的控制欲,剥夺孩子体验人生的权利?!
孩子的每一种情绪都是真实存在的,
每一种情绪背后都藏着一种需要。
我们看见了吗?
作者简介:刘晔
专注儿童教育,分享育儿理念。
喜欢读书,讲书,运动。
在亲子沟通领域带领过数百位父母深度践行,在写作领域坚持原创有思想的文章。
欢迎关注,转发或讨论,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