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青岛啤酒,吃红岛蛤蜊”,这是近些年对青岛特色小吃最直观的概述。殊不知在三十年前比红岛蛤蜊更出名的是“红石崖蛤蜊”。蛤蜊在当地人口中的发音是“嘎啦”,品种非常多,最常见就是酒桌上炒辣蛤蜊的这种,别名蚬子(当地发音为选子)。另外还有毛蛤蜊(毛蚶)、黑蛤蜊(不是贻贝)、扁蛤蜊、竹蛤蜊、蚬母、滑蚬、不噶头、化蛤蜊(不是花蛤蜊,皮厚滑溜、色彩斑驳艳丽、肉质鲜嫩、个头大有的过斤重)、金蛤蜊、骚蛤蜊(又名海呲,个头也大),还有不少稀奇的叫不上名字,总之红石崖这片海里的贝类物种丰富,该有的品种几乎都有。
红石崖的蛤蜊不仅产量大、品种全,最最重要的是个头大、肉肥、味道鲜美!当年青岛市场上的蛤蜊,哪怕是当时红岛的蛤蜊,销售者都是打着红石崖蛤蜊的旗号在叫卖。红石崖上等蛤蜊集中在大窑后、小殷圈、洋河北等几个海域,个大皮薄、肉肥味美。
哈不够的啤酒,吃不够的蛤蜊!说的就是当年红石崖的蚬子,蚬子喜欢生活在潮水落下去露不出海滩的地方,半泥半沙的海底最适合。平常方式赶海大量收获蚬子的可能性就不大。蚬子也属于群居的类型,找对了地方,一分多地的范围就可以收获二三百斤。在机械挖蛤蜊之前,当地挖蛤蜊的人不是很多,挖蛤蜊也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准备得力的工具,防水的橡胶皮衣皮裤。工具的名称叫抄子,前部是半圆的铁箍,直边在前,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耙齿,以铁箍为口,后面是结实的尼龙网兜,网口比蛤蜊的大小略小,曲边固定一根结实的长杆,杆长四五米,整个形状有点像捕蝉的网子。挖蛤蜊的时候,落潮后,人穿上皮衣皮裤,进入没腰甚至齐胸的海水里,挥动抄子用力在海底划拉,泥里的蛤蜊就进入网兜,货足的地方一抄子下去就会有十几斤的收获,装入拖着的编织袋里。挖蛤蜊不仅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能干的,一个潮流可以挖二三百斤,可以装满两个编织袋,涨潮的时候,靠自己的力气挑上岸来。后来专门有渔船负责接送挖蛤蜊的人,每人交点费用给船老大,便省了不少力气,挖的蛤蜊也更多。之所以要穿皮衣皮裤,一是为了防寒,二是不能泡在海水里太久,天长日久在海水里泡,任何人都受不了。皮衣皮裤是用汽车内胎与长筒水靴胶合而成的,基本上属于连体衣,分量很重,穿脱也挺费劲。挖蛤蜊的人大多身高体壮,我个子矮,就没有去尝试挖蛤蜊,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拉蛤蜊的渔船也是停靠浒头的,往往没等靠岸,蛤蜊贩子就围上来,一番讨价还价,很快就成交装车运走了,那时的蛤蜊便宜的时候还不到一毛钱一斤,现在这么肥的蛤蜊也许十元一斤都没处寻去。
三姐夫就是挖蛤蜊的好手,所以那时候吃蛤蜊就跟吃白菜一样方便。成袋的蛤蜊分批倒入大盆内,多冲洗几遍,捡出破壳的,撒上少许盐,静置几个小时,蛤蜊都长开口,突出诱人的舌头,肚子里的泥沙随之吐出来,这样处理过的蛤蜊,煮熟后才不会牙碜。辣炒蛤蜊也需要这样先进行处理,才能保证有好的口感,不至于被一粒沙子扫了雅兴。
蛤蜊丰收的时节,每家每户的大锅里都是煮熟的蛤蜊,锅盖没揭开鲜味就弥漫在空气中,那么多肯定一次吃不完,于是就把蛤蜊肉扒出来,要么用盐腌起来,要么晒成蛤蜊干。山东人东北亲戚多,逢年过节就给远方的亲人寄点蛤蜊肉、海米、花生米之类的,也成为了一种传统。蛤蜊皮以前就是作为垃圾倒掉了,大包干后有了家禽养殖业,蛤蜊皮就成了鸡饲料的最好的添加成分,也算废物利用了。锅里剩下的蛤蜊汤轻易是不会丢弃的,蛤蜊汤炖白菜、蛤蜊肉汆鸡蛋加上蛤蜊汤都是非常鲜美的,比味精强了何止百倍?再后来蛤蜊汤也可以卖钱了,有专门走街串户收购的,收起来熬制蛤蜊油,据说是制作耗油的最佳原料。只有红石崖的蛤蜊能熬出来蛤蜊油,熬制作坊散发出的鲜味大老远就可以闻到,特别诱人,让人特别想吃蛤蜊。
只可惜,随着胶州湾南岸周边工厂的增加,无节制的填海造地,红石崖的蛤蜊逐渐成了一个传说,红岛的蛤蜊才占据了蛤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