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佩奇”这一名词,最早接触是在18年的时候,也就是“佩奇”突然没有缘由的火了。刚接触这一名词时,心里在纳闷这又是哪一个主播或者明星?后来,公司里有个姑娘买了佩奇的贴画,满公司的送,才知道原来是只“猪”。那一瞬间,真的感觉不可思议到极致,一部动画片都可以火到如此之地步,真的不得不令人匪夷所思。
后来没过多长时间,被大家“玩坏了”的“社会人”、“小猪佩奇”亦与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名词一样,慢慢消失于大众每日不可不谈的话题之中,追崇者也不再疯狂。然而未曾想到,前几天这一名词又再次伴随着“啥是佩奇”这一热搜以高搜索量出现于世人眼中。令人不得不暗自佩服其高超的营销手段。
刚一看到视频,一位爷爷打电话询问孙子想要什么新年礼物,内心就将其定义为成公益广告,但是随着内容的推进,视频里展现的各种日常化的东西,特别是墙上的关于中国移动的标语,让人不得不又将其定义为是中国移动的宣传广告,紧接着随着老人对“啥是佩奇”这一问题的探究,出现的人与物让人不得不一再地否定自己之前的判断,直至最后视频给出交代,这一系列的操作,内容,不得不让人为之喝彩。
当然,我认为这一营销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他不断的引起观看者的好奇心,对观看者发起一次次的耐性的挑战,而更在于观看者在好奇心得以满足之后,视频中的故事又再次引发情感的共鸣。譬如视频中的那一句“不回来啊”,让人心头一震。临近春节,哪一个游子不渴望回家,哪一个父母不期盼子女的回归?我们中国 人最注重的就是“情,就是“团圆””。视频中的儿子虽然不打算回家过年,但却接老父亲到城里去过年,老父亲嘴里说着“我不去”,身体却诚实的给出了答案。这仿佛又是在提醒着我们,暗示着我们什么,它让我们心头一热的同时,不禁想去拿起手机,给那遥远的亲人以问候。
这一视频,也让我们不禁去反思,自己在外面司空见惯的事物,可能对于父母来说那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如今社会,我们好多人成为了“低头一族”,回到家也“懒”得和父母说上一说,聊一聊。我们更加热衷于同微信好友聊,而忽视了父母的需要。这部视频很好的强迫我们去反思,反思自己曾经或现在对父母存在的不屑是否恰当,再一次的引发人性的思考。
说白了,这部视频火起来靠得是它让你不得不忆起在这个世界上,你并非一个人孤军奋战,至少还有两个人,无论过去现在将来,他们愿意做你的后盾,愿意守着那份思念,助你前行;他们执着的疼爱你,那么的用心;他们不善言语,但却心甘情愿的将毕生的心血投注于你。靠的是中国人最注重的一个“情”字。
快过年了,有时间快回家吧,爱你的人在等你;没有时间,打个电话好好地聊上一段时间吧;在家的,放下手机,好好陪陪他们,讲讲自己那些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