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年的殊死搏斗,朱棣终于攻进京城,但是却没有马上攻击皇宫,他以为建文帝已别无选择,要么自杀要么投降,可是当朱棣发现皇宫起火时,他慌了,匆匆进宫之后,遍寻建文帝无果,只从火迹中发现几具面目全非的尸骨,那么这是否是建文帝本人呢?如果不是朱允炆又去了哪里呢?
一百多年后,十二岁的万历皇帝问张居正,建文帝是否真的没有被大火烧死,而是逃了出去?张居正回答说,“此事国史无考。”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皇帝不清楚,张居正作为几百年一出的治世能臣也不清楚,两个明朝最高权利阶层的人都有疑问,只能说明建文帝的焚死说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万历皇帝毕竟不是当事人,他们不清楚也许是时代久远,那么当事人之一的朱棣有什么看法呢?
《明史 胡灐传》记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
当日宫中起火之后,朱棣并没有完全凭那几具尸骨就相信建文帝被烧死了。彼时建文帝已有两个儿子,除了2岁的小儿子之后被朱棣囚禁,7岁的大儿子也在那一天不知去向,因此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朱允炆携家眷逃走的信号。
永乐五年,朱棣派遣胡灐以寻访张三丰为由,暗查朱允炆的下落。这个工作有多辛苦呢,一做就是十几年,胡灐孤身一人,携带隐秘懿旨,踏遍天下州县找寻朱允炆,就连母亲去世请求回家,也没有被批准,只是以升官作为补偿。
除了胡灐,郑和七下西洋的任务之一也是寻找朱允炆。可见朱棣对寻找朱允炆是多么执着,他没有相信朱允炆被烧死宫中。
下面我们来分析朱允炆的动机:
纵观古今,寻短见的皇帝,崇祯选择了上吊,项羽选择了自刎,朱允炆为什么要放火呢?
虽说大势已去,但是他身边的旧臣也多有拥护,但凡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总不乏忠心护主的臣子。当时形势再不利,也好过被打出北京的北元,北元的皇帝甚至首领都能在作战中,屡次逃出生天从头再来,建文帝有何不可呢?至少他是皇帝,朱棣却是造反派,并非正义的一方。皇帝要自杀,臣子默默观看的可能性太低。所以纵火烧宫极有可能是朱允炆的声东击西之策,作为障眼法躲过宫中的奸细,然后顺利出逃。
朱棣在火场找到几具面目全非的尸骨,这种貌似死亡但又死无对证的做法搅得他心神不宁,由于朱棣的旗号是“清君侧”,所以即便怀疑朱允炆逃走了,也不能明目张胆的下达抓捕令,这样不但名义上对自己不利,还会让那些抱有异心的臣子蠢蠢欲动,知道皇帝没死,才是真正的动摇军心。
综上所述,建文帝活着的可能性大于死亡。那么他逃到了哪里呢?
我们还是参考《明史 胡灐传》:“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胡灐在外十四年未能找到建文帝,之后被召回京城,到了永乐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永乐二十一年,再次回朝,这次是主动回来,而且没有在京城等候,直接到朱棣所在的宣化府,深更半夜,帝已就寝,却仍然请求拜见,如若不是十万火急,或者有十足的把握不受朱棣训斥,他应该不会吵醒朱棣。朱棣被这个疑问折磨了二十多年,闻讯急忙起来召见,二人秉烛夜谈,直到四更胡灐才出来,至此朱棣的疑虑算是彻底解除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胡灐有了建文帝的线索,把所知所闻全部说给了朱棣,包括朱允炆怎么逃出皇宫,这几年去了哪里,做了些什么,甚至以后如何打算等等悉数盘出。如若当时他在皇宫里被烧死了,胡灐找到了知情人,想必也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的述职报告。胡灐最后几年的驻点是江浙、湖北、湖南,我们可以猜测,朱允炆晚年应该是在这其中一个地方度过的。
2004年有位让庆光老人说自己是朱允炆的15世孙,并有让氏族谱为证,朱允炆逃出南京后在湖南湖北一带久居,并改名为让銮,意思是把江山让给了朱棣。他是武昌人,而先祖建文皇帝就葬在洪山宝通寺的宝塔旁。让庆光还记得,小时候宝通寺的和尚都知道建文皇帝的墓地具体方位,和尚们还曾经指引让庆光的祖辈前去祭扫。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动荡,这座隐匿在民间的帝王陵寝已经找寻不到了。
另有拜仁球星里贝里说,自己是朱允炆的后代,原因有四个:①家族流传祖上曾做和尚,且有一位祖宗当皇帝不久被亲人夺位流落到法国。②家中保存有一些不知名的中国文物。③祖宗告诫:家乡在遥远的东方,家中民俗类似于中国民俗。④里贝里和朱元璋画像肖似。
具体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至少上述传闻没有得到史学家的认可。要确认是不是朱允炆的后代,需要切实可靠的证据为支撑,史学家的要求没有错,可是几百年下来,即便朱允炆真的有后人,又能够拿出什么证据呢?就比如我老爹是谁,我比谁都清楚,可是要证明我是我老爹的儿子,就需要拿出对方能看懂的证据,决策权还在对方手里,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公平的交易,也很少能接近事实的真相。所以朱允炆是否有后代,后代在哪里,想要找到真相必将十分艰难。但我们仍然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找到这个千古之谜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