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凤姐一篇题为《求祝福,求鼓励》的文章在网上火了,大意是讲自己身份卑微却依然不向命运低头。凤姐据说去了美国,但日子过得并不好,为了拿美国绿卡隐忍不公,希望得到读者的支持。
不知道你祝福了没,又鼓励了没,反正我当时觉得文章感情质朴,绝对高考满分好文,于是加了关注。据说那篇文章获得了不下五万的打赏,三天内增粉20万。快速的网络传播引来巨大的社会反响,有人说文章不是真人写的,有人说作者涉嫌炒作自己赚取读者眼泪。
我一时也是蒙圈了。明明自己也是被打动了,看着当时打赏的总人数已经有两万多,我相信那些人的感触也差不多。
我又想到某期《吐槽大会》节目,主持人逗趣式的对嘉宾李小璐说了一句话:“据说你有四千万粉丝,如果他们每人都给你一块钱,那么他们一定是……疯了”。
于是我得出结论,在看到署名凤姐的那篇文章后,我的大脑一定是“出了故障”,忽略了凤姐以前种种奇葩的言论,而只记得她的辛酸苦楚。进而我得出一个结论,那堪称一篇让人读了大呼过瘾的好鸡汤。
读到这里,大家不要急着洗白自己,说“自己才没有上过鸡汤的当”;也别急着乱贴价值观标签,因为真相往往比现象更复杂。
让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心灵鸡汤,它又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心灵鸡汤这个词最早来源于美国作家马克•汉森的同名畅销书。这位成功学鼻祖把励志学包装后做成了买卖,据说全球累积售书已经超过2亿册。
心灵鸡汤在人失落的时候、步入困境的时候,能够快速鼓舞士气,这是它合理存在的缘由,不能一味批判。同时,很多心灵鸡汤又带来不少副作用。
片面性:比如“你没有成功,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我见过最好的对成功的定义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这里面丝毫没强调努力,而是强调方法论的正确和选择的正确,努力不是不重要,它只是基本功。
缺乏实操指南:有些道理过于泛泛,比如“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虽然是在强调人的主动选择能力,但并没有给出如何选择的指导性建议。
安慰剂效应:让人获得情绪上的释怀,把自己的不足、失败合理化。比如某韩国励志大师就打过一个精妙的比喻——“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天,那么20岁相当于一天当中天还没亮的时候”,这就容易让人觉得自己年纪还早,何必那么努力,毕竟天还没亮嘛。可是我实在想不出,人的一生和一天,除了都有起点和终点外,还有什么相似之处。
由此可见,心灵鸡汤,是让人情绪得到安慰但对自身的认知和行为指导作用不大的一类信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音乐、影视作品,甚至可能是周围人的话语。
既然鸡汤有那么多副作用,为什么又长盛不衰呢?
这要从认知失调谈起。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用来描述人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舒适的紧张状态。
举个影视作品中的例子,《楚门的世界》的主人公楚门自出生起就是一档热门肥皂剧的主角,他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是虚假的,他的亲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员,但他本人对此一无所知。当他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虚假的时候,认知失调就出现了。
这个时候,他可以选择继续待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可以冲出摄影棚,去过真实的生活。心灵鸡汤是什么,就是告诉他外面的世界是丑陋的、危险的、不完美的,这里才是安全的。
心灵鸡汤是快速治愈认知失调的不二路径,简单、无痛,可惜治标不治本。只要导致认知失调的外在因素还存在,那么这种认知失调依然会复发。而心灵鸡汤的坏处是:
1、容易上瘾,让人患上进取缺失症
2、错过改变自己的时间窗口
3、认知退化,麻痹认知敏感度
而认知失调虽然让人不适,却是发现自身不足,改变现状的绝佳机会。
那么应该如何识别心灵鸡汤呢?我觉得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思考信息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是否和自己的相匹配
2、思考信息是否具有指导作用,还是仅仅表达情绪、立场
3、思考信息是否片面,或被断章取义
4、观察接收到信息后自己的情绪、认知的变化
进而,如果想要回避心灵鸡汤,最简单的方法是只读经典。
看经典的影视作品、读经典的著作、做学术级别的检索、和高手交谈。这些方法背后都遵循着一条原则,即提高选择的标准。当接收到的高质量信息多了,自然就对鸡汤有了很好的辨识能力。
最后,关于鸡汤,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并不是所有的温柔相劝都是不好的。有些励志电影确实可以成为追求卓越之路的照明灯,有些亲人朋友的劝告能更快抚慰内心的情绪。在特定的时刻,我们如同前线的战士,趴在战壕里,希望喝一口“暖鸡汤”缓缓神,而不仅仅是弹夹上膛再次冲锋。
再就是有些信息出自经典或高人之口,貌似鸡汤,很可能只是自己没有理解要义。比如查理芒格的那句“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其实浓缩了本人很多的人生阅历,如果不去用实例解读,不做深入思考,就很可能把它误当做心灵鸡汤了。
所以关键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认知,争取早些领悟那些高层次的智慧。真正打磨一套清晰的价值体系,练得一双去伪存真的火眼金睛,就不容易被鸡汤侵染,失去自我了。
备注:#3156-魏鹏-飞鸥#橙子学院码字岛第四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