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王阳明并不是想要给诸养和一家人难堪,不过对这桩婚事却不太在意,当天里信步游逛,偶然走进了铁柱宫。在铁柱宫里,十七岁的王守仁遇见了一名道士在打坐,于是上前搭话。
这位道士是个健谈的人,跟年幼的王守仁讲了许多养生的学问。王守仁听得入迷,竟然听了整整一夜。知道第二天一早才想起自己的婚姻大事来。诸一家对于此有怎样的愤懑,诸夫人对此是否心存芥蒂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从王守仁对他的岳父大人的祭文来看,诸养和对这位女婿一直是关爱有加,无论是后来的科举失利还是其他,他总是语重心长的嘱咐,以名节勉励,使王守仁非常感动。
前面所说的道士给王守仁讲了一夜的养生之术,应当是道家的修仙之术,所以才会令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如此着迷。但在后来的明武宗正德三年,王守仁在贵州的时候,有人翻来覆去地向他请教这世界上事都真的有钱修仙求道之术,不耐烦的王守仁终于写信详答,说自己八岁的时候沉迷于此,三十多年多去了,牙齿松动 头发花白,眼睛只能看见一尺之外,耳朵只能听到方圆许丈的范围,又经常整月卧病不出,这就是修仙的成效。至于修仙、怪力乱神等现象的真实性,王守仁用他的亲身经历给出了答案,我也写过类似的一篇文章《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新婚之后,王守仁在岳父那里住了相当长得一段时间,这期间对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日复一日,手不辍笔。在回到京师前,几箱纸张全部用尽,书法大为长进。后来王守仁提到这件事,说自己以前学习书法只晓得临摹古帖,仅仅学得形似,后来提笔不易轻易落纸,久而久之便掌握了书之道。
弘治二年十二月,王守仁将夫人带回了余姚老家。在路途中的一件事不得不提,因为在走水路经过江西广信的时候,王守仁拜谒了当地的名儒娄谅,被娄谅的一番话改变了人生。
娄凉对王守仁讲了宋儒格物之学,谈到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圣人,王守仁大为感慨。
王阳明的一大重要的思想就是“知行合一”,后来“致良知”是前者的升级版本。回到塾师与王守仁的对话,王守仁说人生一等一的大事应该是读书学圣贤。而老师与父亲都对此不以为然,这就是“知”与“行”的分离。宋儒格物之学,具体来说就是朱熹版本的格物致知之道,是通往“天理”的方法,这个观念早已成为读书人的尝试。
但是,在王守仁的那个时代,大家知识将这些只是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纸面知识,为了科举才学的。考试的时候大家都对人人都可以做圣贤这句话口口是道,但真要到生活里,早就不知道望到哪儿去了。
所以王守仁从娄凉那学来的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全新的态度和实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