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就是某件事情在一个人眼里是必需要做到的,不去做他就难受。其实,刚需的另外一个说法,就是自己的习惯。
如果一项技能对于某个人来说是刚需,那需求越刚,学得越快,学得越好。比如,使用英语对于我来说是刚需,那我就会努力地去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努力地多读,从而让英语的使用能力增强。
所以,一个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刚需塑造大脑。
我们的大脑是可以不断地进化的。当我们不断地思考和践行,看似外在大小没有变化,但是内在的大脑灰质层会变厚,我们也会变得更加有智慧。而当我们的大脑系统升级了,那我们的价值观和认知自然也就升级了,从而做出的选择也更正确,个人也就越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
我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选择什么样的刚需。所以,刚需是可以主动选择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最正确的刚需是耐心。因为
1)耐心是一种成长型思维,让我们对于成功的理解更长远也更合理。
2)只有耐心才能让我们有所积累,而积累是成就未来的一个前提。现状是过去的积累,而未来是现在的积累,我们可用通过现在耐心的积累来实现现状和未来的改变。
3)耐心的积累,肯定比不积累强,也是改变的开始。耐心,会让我们不高估短期的收益,也不低估长期的价值。
主动选择正确的刚需,有时候就是主动选择正确的难受。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困难,但那正是我们成长的时候。一旦克服困难,越过那个痛点,那我们就上了另一个新的台阶,回头再看,就明白之前的积累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面对那些让我们痛苦难过的时刻,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而是直接面对,那后面的要走的路反而会平坦很多。
如何培养自己的刚需?
1)给自己列一个清单,罗列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情,然后把某个接近现在生活状态的事情纳入生活中,每天投入一定的时间,连续做一个月,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慢慢变成自己的刚需。
2)思考当前这个事情是不是对自己真的重要。如果重要,不去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做了又会有怎样的好处。
3)对任何人事物,都要有自己的选择,特别要关注那些正确且困难的事情,越困难,就越说明它的特立独行性,毕竟这个世界,大部分人是畏惧困难的。
践行:
1)让英语学习成为自己的刚需。安排出时间放在最难的阅读理解翻译上,每天耐心的积累,往往越困难也就预示着跨越之后更大的喜悦。
最近这方面是松懈了,因为遇到了阅读翻译的瓶颈,对于继续学习有一些倦怠和无力感。既然已经觉察到了,就需要去调整,跟着课程去学习,利用元认知能力找到阅读理解翻译的真正难点。
2)让写作和阅读成为自己的刚需。阅读和写作已经是自己每天生活里的一部分了,但还是需要有耐心进行回顾,因为只有回顾才能够让我自省,发现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绘画和冥想,渐渐成为了我生活中的刚需,
这两个习惯,不仅仅是我的兴趣,也是我释放压力,锻炼元认知能力的策略。很多事情,一旦像吃饭呼吸那样成为生活中的刚需,那做起来就会没那么吃力,并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这种影响是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我要耐心地等待。
同时,如果感觉到了毫不费力,那也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当下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可以提高一点难度,让我们再次进入刻意练习的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