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得不来;我们最终会离开这个世界,是不得不离开。 ——余华
多次阅读余华的《活着》,每次读时所处心境不同,感受也便不同。福贵由败家到顾家的转变,看着身边一家人的出生,然后以各种方式死亡,最后竟与一头老牛为伴安度晚年。或许到了人老时,才会明白人于世间走上一遭,得到的与失去的其实一样多。
"活着"是一个高贵的词,有着所有词比不了的雍容华贵,但同时也是最平淡的词。它如国花牡丹一般,高贵典雅,也如昙花,只为追求凌晨一现刹那。活着这个范围里本就夹杂着悲欢,所以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以外的事物而活着。"
活着有很多种诠释,不像死亡只有一种无声离开的方式。
平凡者为理想活着,生病者为健康活着,高傲者为孤独活着。此话表面看来,与余华先生所讲论述相背离,其实不然,只有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才能实现为理想、健康、孤独等活着以外的事物而活着,陈述出来的话并不违背理论,确是一种递进关系,人总能在为活着的本质上,衍生出诸多以外的东西。
活着会产生很多东西,往大了说涉及生命、自然、世界,往小了看联系情感、悲欢。死亡是一瞬间的事,而活着则可理解为一段时间的漂流体验。
我们会因为很多事情挣扎,在黑夜里感叹人间不值得,却又在每个清晨醒来并告诉自己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我们会在成功时大笑,来回敬成功路上经历的无数次失败与艰辛;我们会在跌落低谷时大哭,紧绷的那根弦突然断掉。可是我们都忘了,你我只有一颗心脏,偶尔的奔溃大哭,也无伤大雅,发泄完以后擦擦泪,继续上路。那些生活里交织不断的哭与笑,是我们为活着付出的代价。
以前人们以为在有手机有网络有食物的情况下,可以在一个空间里呆很多年,然而疫情帮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发现结果并不如意,因为此刻的我们虽然活着,但感受到了空虚,一种来自精神的呼唤,没日没夜的围绕着你的大脑连及心脏,此时你会发现,活着原来也需要精神富足的支持。
歌手毛不易在歌曲《一荤一素》中写到:"太年轻的人,总是不满足。"人都是贪婪的,没有人会在得到利益或者成功之后停下脚步,没有人会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时适可而止,等到悲惨的结果出现时,做得最多的事情不是分析有无挽救方法,而是后悔。有时,每个人活着的方式都超越了活着本身,沾染了不少活着以外的事物。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到底是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还是为活着以外的事物而活着。如果参透其中的奥义,我想你会有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也会有一个不同的人生,而你是为你的心,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的。
文/青衫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