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状态的作用
进入心流状态以后,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更加活跃,感官更加敏锐。就是你背书可以更快了,工作效率更高了。
写此文的目的
1.分享关于心流(Flow)的知识;
2.通过整理相关内容并结合自身经历加深对心流的认识;
3.完成深度学习中的实践过程。
心流的历史及心流概念
心流概念最早由知名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他的著作《心流:最优心理学体验》中提出。米哈里 1934 年生于东欧,经历了二战、冷战、信息科学技术大爆发,他发现人类并没有因为这些重大变革事件而变得更幸福。于是他开始思考关于幸福的命题,向最优秀的人提问,他采访了数百位艺术家、企业家、运动员、医生,都是各自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关于幸福他们都描述出一种奇妙的心理状态。在向更多平民百姓进行采访后,结合自身的认知,他将这种幸福感知称为最优心理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心流”的概念。
米哈里是第一个提出心流的概念并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在一千多年前,佛教道教就已经开始运用心流技法来历练精神力量。
可以看出心流概念提出源自于对幸福心理学的研究,在此后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心流状态在体育运动,文学创作,甚至日常工作中都会出现,并且能极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心流理论逐渐脱离幸福心理学范畴而成为一门值得单独研究的心理学理论。
心流,Flow,又称福流,涌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米哈里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奇克森特米哈伊认为心流是“一种几乎是自动的、不须花力气的但又高度集中的感觉状态”。
结合自身认知,我将心流定义为一种为完成任务而处于能快速高水准调动自身能力的状态。主要特点为感官的高敏锐性以及注意力的高掌控感。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状态与真正的心流状态可能是有区别的,是低于真正心流的要求,接近于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定义更加具备实践性,可用于指导我们工作生活的。
产生心流的活动特点
首先建议各位先停下来,仔细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曾经进入过一种这样的状态:那就是做一个事情的时候感觉到全身心的投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不那么在意结果,就是过程本身就让人很舒畅,隐约中有一种幸福感受。
我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奥数,以刚好及格的分数考到了镇上的奥数班。从那以后对奥数极为感兴趣,这种思维上的活动让我觉得很酷。以至于我会在上厕所的时候带上奥数书本,然后疯狂地看,看到屁股麻了或者家里人觉得我在厕所出事了大声喊我才回过神来。当然后来初中就没坚持下去我在数学上也毫不突出,但回想起这段经历,我认为那就是进入心流状态了。
米哈里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1.可以完成的工作
2.全神贯注于此事
3.有明确的目标
4.有即时可感知反馈
5.投入到行动之中
6.有高度自控感
7.进入“忘我”状态(与6不矛盾)
8.时间观感变化
在我厕所看书的例子中,可能唯一不是很符合的就是目标一点。当时我的思维处于一种可控制的状态,但已经忘了身体在做什么,并且对时间是没有太大感知的。每当我想到一道题目的解法或者想不出来看了精妙的解题方法时,心理充满了愉悦感(即时反馈)。除了脑力劳动,还有什么活动可以产生心流状态?米哈里在书中分析了我们会可能遇见的各种场景,总结起来,有以下这些。
1.运动
2.性和爱情
3.食物
4.阅读
5.写作
6.思考
做这些事情有什么特点?心流理论初创时提出的观点认为:当一个人能力明显低于完成所做任务时,他会感觉到焦虑;而一个人能力远高于任务所需时,他会感觉到无聊;只有当能力与任务难度刚好匹配是,他才不会焦虑或者无聊,才可能产生心流。也就是所谓的心流通道。
随着这几十年心流理论的发展,目前普遍认为只有当技巧水平和挑战水平都处于较高水平时候,才会出现心流。若两者均为较低水平,即使匹配也不会被认为产生心流,一般认为是属于一种叫apathy(一般译为冷漠或无感)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刚开始学习一种运动是一般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当我们熟悉以后技巧,运用更高级技能水平去挑战更难得技术动作时才会觉得更有意思。除了apathy,在其他层次同时也细分出其他状态。
如何进入心流状态
目前没有很好的说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技巧水平的认知
我觉得这点是需要的。这种认知应该是主客观相结合。也就是说我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应该处于这样一种认知状态——那就是这事情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对我来说有挑战,但是我能做到。为什么我用做到而不是做好?因为我们不需要评价过程和结果,只需要看是否能达到目标,而明确的目标本身就带有评价性质了。
2)目标的设定
根据前述可知,产生心流的必要条件是技巧水平与难度水平在相对高层次匹配。这意味着我们要对自身能力水平有所认知,然后设定相匹配难度的任务。任务时根据目标而定的,此时目标就不能太简单或者太难。如果目标太简单,可以给目标增加难度,比方说10个俯卧撑太简单就增加5个或者做绝对标准的俯卧撑。如果目标太难,那就选择分解目标,比方说我无法一次把这篇文章写下来,我就分两部分,先收集资料构思提纲,然后开始写。目标应该是有一些明确限定的,比方说我要写的这篇文章对自己目标就是,需要两天完成而且内容是相对丰富完整的。另外完成单个任务不应很长时间(超过半天),有人认为2个小时左右是合适的。
3)主动寻找反馈
无论是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是完成任务以后,反馈都能更好的让我们保持心流状态。这种反馈是多样式的,他人的赞赏,完成任务的满足感,或者简单的就像我写一会思维稍停,就拉一下进度条看看越来越多的文字。
4)减少外界干扰
虽然进入心流状态以后对注意力有很强的把控力,暂时的分散注意力也可以很快聚拢回来。但是把潜在的外界干扰都摒除掉可以让你更快的进入心流状态,并且不易被打断。尤其是手机,或者是一些不相关的网页,这些都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而难以进入心流状态。
5)心态准备
更多是一种内心的确认,就是我要开始完成任务了。一些前置的行为是否有助于进入心流状态需要每个人去尝试,一般认为冥想是有效的。
6)实践
都准备好了以后那就真正去实践。只有实践中验证感知才有可能进入心流状态。
关于心流的更多思考
心流状态目前在脑科学方面研究并无突出的研究成果,目前更多是从实践活动中进行归纳总结。本文也无太多从文献上去考究。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总结和实践上的记录。
在思考冥想和心流的区别时,我发现二者极为相似,都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及感官上高度敏锐。是否可以从佛教和道教方面汲取更多内容去充实心流理论?实践中是否有更多好方法促使人进入心流状态,并形成一套流程,如运用文字,语言,音乐,逻辑,数学,运动,视觉,冥想,回忆等是否能快速诱发进入心流状态?兴趣对进入心流状态影响有多大?是否具备强烈的目的性就可以进入心流状态?如何进入,如何感知,如何维持,如何总结关于心流的问题?
心流的实践记录
1)此篇文章开始写之前进行了目标的设定,那就是两天写好一篇关于心流的完整文章。
2)进行了目标任务分解:1.再次了解心流,收集资料写好目录指引。2.第二天开始写。
3)心态上,相信自己能写好。明确写好了可以给人看,同时自己也进行了一次深度学习的实践。
4)第一个任务无很好反馈,第二个任务会看着文章逐渐完成而得到反馈。
5)写作前对手机静音,拿走桌面的香蕉,关闭了无关的页面。冥想了约5分钟,没真正进入冥想状态,不过写作时也算是处于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应该没进入心流状态,因为还不熟悉心流内容经常需要查找资料。也就是技能水平不足,更类似于一种唤醒状态。
6)在实践中继续不断补充内容,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