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身术训练营的自我觉察课程当中,易仁永澄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名词:“应该的暴君”。
在分身术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得到的教授是,凡事尽量不说“应该”,对自己是如此,对别人更是如此。
可是当我们跳出课程的背景,每个人对应该的理解各有不同:
1、认为对别人应该少说应该。
对别人应该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另一个人身上,不客观,是对他人不切实际的期待。比如,你父母小时候没当过兵,就希望你长大了要继承他当兵的意愿,就是一种暴力的应该;比如你自己每天早起学习,就要求配偶和你同频道;还比如儿女是你生的,你认为他们的终身大事就应该按你的来。这些都是对别人的“应该”,是一种暴君行为。
2、对自己有时候需要应该。
对自己应该,在某些方面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狠一点。比如给自己定下来今天写作一篇的目标,就是应该今天完成,这样子可以逼着自己成长,也可以增加自信,慢慢地成为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比如我应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是用心理上的主动设限,让自己往优秀的道路上前进;比如我就是应该孝敬父母,这是用应该的设限,让自己在自己选择的价值观上形成条件反射,不用挣扎,不用内耗。
3、对别人有时候也需要应该。
在某些环境下,我们需要对别人做出应该的要求。比如父母应该教育小孩做一个诚实的人;比如部队应该要求战士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部队才能指挥;比如一个社群就是应该立一定的规矩,只留下自己想留下的一群人。
4、对自己有时候也不能完全说应该。
对待自己,老是说应该,会让自己成为难以变通的人。比如,我们一开始给自己定了一个100天健身计划,就认为自己应该要完全达成,哪怕中途缺席了一天,就指责自己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这其实是我们很多人无法长久坚持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比如,我们经常好高骛远,认为自己应该学英语、学画画、学演讲、学管理、学瑜伽......太多的应该,会让我们难以看清事物的本质。
综合以上观点,其实少说应该可以让我们跳出惯性思维,进一步探讨问题的本质;而在某些场合下说应该,可以提升我们的办事效率。所以,用不用应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与我个人而言:
1、那些已经被证明长期有效的、非重要重复事件,我会用应该来节省自己的时间。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我们应该坚持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坚持锻炼这些早已被证明的好习惯;还有我们应该坚持一些优秀的价值观,比如成长、利他、智慧等等。
2、更多的情况下,我要保持警惕,探求本质,而不是用应该来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在我们下判断之前,先问问自己:我给出的结论,真的已经考虑周全了吗?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PS:应该和佛家讲的执念有点像,我们如果能够放弃“应该的暴君”,是否可以跳出轮回,立地成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