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娜
【中年小姐姐】系列,是我关于工作/生活/旅行的见闻和感悟,欢迎围观一个30+小姐姐的真实分裂人生。
我在朋友圈里应该算是一个爱买的人。
十几年前,网购刚刚兴起的时候,我在南京郊外的一家研究院上班,同事们都还在质疑网上是不是假货和骗子,我就开始了每天收快递的生涯。以至于快递小哥跟我混得很熟,有一天居然莫名其妙发短信跟我表白,我又惊又气,此后网购必给商家留言:请不要发申通!
后来不管是读书,工作,还是搬家,旅行,每换一个新地方,常常是人还没到,好几个快递包裹已经在那等着我了。快递小哥自然跟我都很熟,他们也会直言不讳:你怎么每天都在买东西!
我家小区的保洁阿姨,亲切地拽着我老公说,你们家快递盒子不要扔了,放门口我去收。京东小哥更过分,因为我每个月都买很多书,他有时见我家没人,就把书放门口地毯上,然后发短信给我,快递放你家门口了。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你不怕丢吗?他笑嘻嘻说,谁会偷书啊。
我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好朋友,因为常常要找他们帮我买东西。几年前有个朋友移民到了澳洲,我大喜过望,每年都不要脸地找她帮我爸买蜂胶等保健品;我会找日本的朋友帮我买护肤品,欧洲的朋友帮我买包,最近发现居然有个微信好友在印度,赶紧主动套近乎。我老公有个网友定居在乡下,东北的那种深山里面,我找他买蜂蜜,他要去盯着蜂农不要在里面兑糖。我还收到过来自大山里的野菜,冷链运到北京也还新鲜……
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自己是个理性购物者。
我的购物原则有以下几点:
1,坚决不买我用不起的东西;
2,跟健康有关的东西不必省钱;
3,不为了打折或情绪而冲动消费;
4,为了开心而买的花费,不能超过月收入的1/20。
理性购物者,也就是量力而行,不为虚荣和面子买单,把钱用在最值得的地方,有自己的底线和边界。
什么叫坚决不买我用不起的东西呢?买了心疼,其实就是用不起。用不起,那就是不属于我的东西。
我的原则很简单,比如有些姑娘会攒钱买LV,我月薪1万的时候绝对不会花1万块去买一只包。只有一个月能挣到10个LV包的时候我才会买LV。最近看一本书名叫《名牌至上:亚洲奢侈品狂热解密》,忽然明白了为什么LV,GUCCI,CHANEL这样的欧洲名牌会疯狂席卷亚洲市场。
经济的超高速发展,使得亚洲人的阶层出现了新的划分与定义的需求,那么名牌就是识别阶层和身份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很多商业性的社交与合作中,真的是简单粗暴的。我有个亲戚,十几年前在北京开律师事务所,当时他没有什么钱,开的是一辆奥拓,结果去谈事,总是谈不成。后来狠狠心,买了一辆二手奥迪,再去谈生意的时候,就很轻松能够取得对方信任。
当然这是特例,如果你买名牌能为你增值,它就算做一种投资。否则,没必要为了虚荣心去追求名牌。
是跟健康有关的东西不必省钱。
我为自己和家人都购置了全套的商业保险,虽然每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是觉得很值很心安。没有什么比健康重要了,吃到嘴里的食物要买好一点的,呼吸的空气无法改变,但可以尽可能买功能好一点的空气净化器,北方的水质太硬,于是家里第一时间装了净水机。
除此之外,每年全套体检,每半年做眼睛的全面检查,佩戴的眼镜,穿的内衣,睡的床垫,坐的椅子,这些不是展示在他人眼前的,但是一定在能力范围内挑选最好的。
不为打折或情绪冲动消费。
这个好像有点难,特别是在刚上班收入很低的时候,对物质有那么多欲望,越是买不起就越渴望,所以会为打折疯狂,但是买回家,多半是自己并不真心喜欢的东西。
我现在基本不会为打折诱惑了。买来的衣服鞋子,看起来有点贵,但都是真心喜欢的,并且会挑选好的材质,通常可以穿好几季,算下来性价比其实很高。每年添置的新衣物并不多,但每一件都是精挑细选的,几年攒下来,件件都是好品味且经典。
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不去逛街。这样就避免了为情绪冲动消费。低落的时候,我干嘛呢?一般会整理房间,或者去运动,跑个步,爬个山,如果没有力气出门,就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
当然也会为了开心而买单。如果每一分钱都计较,生活就没有趣味了。但是我会设置底线,也就是每个月为开心买单的花费,不能超过月收入的1/20。
比如说一个月赚1万块,那么我花500块钱买个开心是不会肉痛,也不会影响核心理财规划的。赚得越多越自由是肯定的,如果一个赚5万块,那么随便花2-3000买个开心也很正常了。
我很喜欢买一些美好而无用的小东西。比如冰箱贴啦,鲜花啦,香薰啦,手机壳啦,真丝眼罩啦,一些设计别致的饰品啦,一些黑科技生活用品啦,就连挖耳勺指甲刀这样的东西,我也会多花点钱买好看又好用的贵牌子,生活的美好都蕴藏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啊。
中年小姐姐系列:
END
本期作者:李娜,一个疯狂又理性的水瓶座少女。爱美爱文艺,也非常独特非常清醒。已出版《你走的弯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