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两篇关于家的文章,现在自己再次看的时候,心里满是回忆,所以我想再次拾笔继续把河(文章中的主人公)的一点一滴用文字存储起来......
具体不记得是哪一年的哪一天了,大概是小学一年级(1996)吧,只记得那天的太阳早早的就起床了,羞涩的红彤彤的脸蛋一点一点的抬了起来,河穿好衣服下了炕,费力的用稚嫩的小手拉开木制的门栓,随后只听得“吱吱”的响声,原来是用单薄的身体推开了两扇用黑漆刷过的门板,瞬间一道道刺眼的阳光射入本是昏暗的门道(土语:意为客厅),狭小且充满木制气味的门道顿时明朗万分、空气清新。
河到了院子里伸了伸懒腰,望了望院中那颗绿叶缠绕的枣树,径直的走到了院落角落的猪圈,哦,原来是看那些小猪去了,因为刚不久家里的母猪下了一窝小猪崽,河踩着猪圈旁边的几块石板,踮起脚伸长脖子向里望,可是奇了怪了,怎么什么也看不到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呀,今天要搬家了........
河在三四岁的时候,一家四口就从四合院里搬了出来,在村里租了一个独院,那为什么会租房呢,这还得从整个家族说起,河的爷爷和奶奶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当时全家老小都挤在一个四合院中,大儿子生耀(河的父亲)住东上房、二儿子生茂住西上房、其他两间房分别由河的爷爷奶奶和姑姑叔叔住着,这是河的三叔要结婚,结婚就面临着住房,当时为了三弟有个婚房,当大哥的生耀只好把东上房腾出来,至此以后的四五年河的一家就在外租房住。
从河起床后,河看着家里断断续续来了好多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每个人翻箱倒柜的络绎不绝的从两扇开着的木制门之间进进出出,当时的河也不懂要做什么,只是好奇的看了又看,调皮的踩着木制的已经看不清纹理的小板凳娴熟的爬到了灰白相间的水泥做成的粮食存储柜上,两只脚跟着细长的腿有节奏的来回摇摆,细细一看脚上穿着满是补丁的袜子,袜子外面是河的母亲用粗布缝制的崭新凉布鞋,河的哥哥看到后也高高兴兴的爬到柜子上面,两个人天真无邪的嬉耍着,天使般童真的笑容让当时身处贫困的大部分人看见后都会忘却所有的不快与烦恼。
“嘚...嘚...于...”,正在哥儿两玩的兴致时,河的爷爷坐着马车进了院子,熟练的挥着马鞭嘴里不自觉地叫马停下,人们把院子里的杂物一件一件有条不紊的放到了马车上,等一切完毕后,随着“驾...”的一声,马车向着新房走去了......
马车滴滴答答的走在村庄里的小路上,由于路面有些参差不齐,使得本来有些松弛的马车随着轮胎的上下颠簸发出吱吱的响声,每每路过一户人家的时候门外总有成群结队的人们寻声问好,有意思的是基本每个人都手拿大的不可想象的瓷碗,标准的蹲姿,津津有味的呼噜呼噜的吃着碗里的面条,就这样随着有节奏的吱吱声以及由于车轮碾过留下的弯弯曲曲的车痕,左弯右拐的到达了目的地——新家。
透过崭新的用红油漆刷过的暗红色铁大门,整洁的没有一点儿疤痕的四方院落,一阵风吹来可以闻到清新的土的气息,一排崭新的红砖白璧平房,映着湛蓝天空和鹅毛般白云的透明玻璃,用橙漆刷过透着亮的带有门把手的房门,小心翼翼的推开门,干净平整的水泥地面透着门缝里射进来的光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影子,站在原地不敢再迈一步,深怕弄脏了让人窒息的干净,一通铺着深绿色且相间有几多花儿的漆面油布的大炕,让人一看就有躺下就寝的欲望,窗台是用红漆刷过的,俯身闭目闻一闻,一股充满着阳光般的温和气温充满心脾,因为通透的玻璃窗把外面的一切都肆无忌惮的吸收进来。
“来来来,快,先把这个柜子搬过来,慢点,注意门框.....”,一声急促的声音打破了暂时的宁静,大家前呼后拥的把很大只的柜子抬了进来,随后是一些小的家具和日常用品,之后,看见几个女人在不停地用湿抹布擦拭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再后来只留下河的母亲一个人在不停地收拾,虽然辛苦可是笑容却始终在脸上挂着。
就这样河的一家从此住上了新房,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属于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才慢慢的拉开了序幕......
请继续关注后续文章,也可以把发生在你们自己身上的故事写出来,咱们一起回忆一起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