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冰雪译文】
子贡说:“如果能广施恩惠并能接济民众,咋样?可算是仁吗?”孔子说:“何止于仁哦,定是圣人了吧!尧舜之圣,大概都不一定做得到哦!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凡事从身边自省察识能反求于诸己,再推物及人,这可称得上是行仁的方法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早在《孟子·梁惠王上》一文,已指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公冶长》一章中:“子路曰:‘愿闻子(孔子)之志。’”孔子接着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一向就是儒家思想崇高信念的坚定体现,答案就是身体力行、躬身入世,把仁义情怀博施广济于民众百姓。
子贡以为博施济众就是“仁”,但孔子认为这不光止于仁,而是超越了仁,可说是已达到了“圣”的境界。《四书改错》曰:“故《大学》明德必至亲民,《中庸》成己必至成物,《论语》修己必至安人、安百姓,《孟子》独善其身必至兼善天下。夫圣道未成,亦必先力推忠恕,而后可以成圣学。”
然而,正如阳明所说,即使要超凡入圣,也需要存养察识、事上磨练。“虽尧舜之圣,有德有位,如果博施济众,亦将感其力之不足。以是求仁,愈难而愈远矣”。孔子以“尧舜犹病”点明子贡求仁已远,不如退而求诸己身,登高必自卑,由近而及远,能近取譬,也和阳明正心诚意开始格物同理,从切近处取喻、从自身得到启示。恰如子夏所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其实,儒家的行仁理念最易实现,一念方动和佛家同慈,耳目之所闻见、心力之所能及,最为浅近易行,譬如过马路扶老携幼、不插队不扔垃圾也是一举手一投足间的最基本的礼。可是,5-10年后能在大、中、小城市乡村教育都普及嘛?
(《四书反身》按:人能反求诸己,取譬于己,明白己之所欲也是人之所欲,由己身推到别人,由己之所欲推到人之所欲,这样切身、切实,远离不切实际的一味好高骛远。推己及人,就是恕道,而仁在其中矣。此是孔子为子贡开出了具体的修习方法,以免好高骛远)。
【附录文献参考】
《揅经室集》曰:孔子论人,以圣为第一,仁即次之。仁故甚难能矣。圣、仁,孔子皆谦不敢当。子贡视仁过高,误入圣域,故孔子分别“圣”字,将“仁”字论之。
《论语正义》曰:仁道大成,方可称圣。故夫子视圣为最难,而但言仁;又以仁亦难及,而先言恕。
《论语注疏》曰:此章明仁道也。夫仁者,己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于己,皆恕己所欲而施之于人,己所不欲,弗施于人,可谓仁道也。
吕氏曰:子贡有志于仁,徒事高远,未知其方。孔子教以于己取之,庶近而可入。是乃为仁之方,虽博施济众,亦由此进。
蕅益大师曰:立人达人,正是博施济众处。
《论语意原》曰:何谓仁?反而求之吾心,推而及于天下,能以己之所欲求人之所欲,此仁之方也。
程子曰: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
《论语集说》曰:仁者,公天下以为心,而无物我之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之心也。欲进乎是,其惟近取譬乎?体之于吾身而推之,此恕之道也,所以为仁之方也。于其方而用力焉,则可进于仁矣。
刘宗周曰:子贡求仁于事,而不本之心,亦立匮之术也。仁者之心,则反之己,而裕如矣。此己盎然与人同体,即与人同欲,就自己发心时,是何愿欲,而此欲已通之人,且有必通之人而后快者。仁道至大,学者苦无下手法,今乃不越此取譬者,是果是至易至简,至神至妙之术,故曰方。
陈祥道曰:非以百姓之心为心,不足以安百姓。博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者,天下之至难;尧舜者,天下之至圣。以天下之至圣,犹病天下之至难,则下于尧舜者其可易言哉!素问曰“神用无方谓之圣”,惟无方故所施者博,而所济者众。若仁则有方矣。
周宗建曰:博施济众,原是仁者之极思,子贡此问志量甚大。但以此求仁,便失本领。夫子示以求诸己,便有从入之方。二节总是一意,无仁恕之分。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教子贡以求仁之方也。仁之量固无穷,而仁之力则有限。夫所谓仁者,不必事功之广阔,而在心体之周流。子贡欲于功用求仁,则难而愈远。孔子教以心体求仁,则约而可成。盖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无非见得人己相通,故到得一体地位。
《论语稽》曰:子贡从广远处言仁,夫子从切近处言仁。子贡之言愿大难偿,故尧舜犹病;夫子之言则推己及人,只在尽己之心,由近及远,能立达一人则仁及一人,能立达千万人则仁及千万人,何病之有?“能近”二句指出下手所在。方如治病之方,言近取诸己以譬人,即为仁之方也。
云门隐者按:圣人仁心照彻,由子贡之问,先之以“尧舜犹病”为委婉否定,然后将“仁”拉回自身,教导以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登高必自卑。这为我们指明了修身的方向,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法。
【本章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集释》《论语稽》《论语集说》《论语点睛》《论语意原》《论语学案》《论语商》《论语札记》《揅经室集》《四书改错》《四书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