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的地方,高楼大厦;有文化的地方,古朴如画。
乌镇,显然是一个极有文化积淀的地方,所以不仅古木参天,而且处处白墙青瓦、绿水人家绕。
这里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不仅因为走出了一位现代文学大师——茅盾先生;也不仅因为出了一个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红极一时的木心先生——当然今天早已经出口转内销,在国内也已经很红很火了;更重要的是在处处赶超发展、拆迁拆得鸡飞狗跳的今天,乌镇还依然保留下了这么一处风貌古朴依旧的景区——西栅。
这就是有文化、有眼光、有气魄,非有大手笔而不能保存下来这么一处文化宝地、风水宝地;后世子孙只要保存好继承好,就永远不用担心有衣食之虞。
当此情境,我只觉得烦恼都被抛诸身后,万虑皆忘,世俗的是是非非,在此刻宁静的夜色下,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地,甚好!便情难自禁的忆起……
送人游吴
唐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到底还是唐代之杜诗人好才情,此情此景,非有此诗,不足以描摹。同时,也深感惭愧,终日忙忙碌碌的过,腹内早已草莽了。如果不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怕是难有机会静静地享受这片刻的宁静、饱览这如画的美景。
有轮胎系在河边的都是巷子口,供人上下船停靠用的,也即是船只穿行在河面时,随时都可以上下船,非常的方便。
河的两岸,都各有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店铺都古色古香的,有当铺、酒坊、染坊、木雕馆、钱币馆、民俗馆、百床馆……简直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置身其中,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之感,耳畔仿佛都能听到那些从不知什么年代穿越而来的吆喝声、叫卖声。市声鼎沸,乃市民之福也。
青石板铺就的街面,干净整洁;两旁的店面皆是木楼房,一楼的铺面门板上,有的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刻着花纹,工艺之精良超乎想象。
长街的尽头是一个月洞门,门的另一侧,又是别有一番天地。
但是顺着这张照片望去,一条老街,空旷无人,又显出说不尽的寂寥落寞,仿佛早已阅尽千年沧桑……
铺面上的木板经过风雨剥蚀,已经没有了当初光滑雅致的外表,也见不出是否曾经上过漆,但是依然兀自挺立着,任由各地的游人们一览无余。
——上面两幅画面,一闹一静,都引人无限遐想;街面上的一石一木,都曾经,并继续,见证着此地的繁华。
街上的铺面,楼上楼下,灯火璀璨,宾客盈门,都在借着这方宝地做着万年不坏的生意。
市面的繁荣,吸引着各地的客商、顾客;频繁的交易,满足了多少人的发财梦啊!
一些特色店面,如三寸金莲的鞋店、美轮美奂的油纸伞店、一函函印刷精美的古书店……都吸引了很多很多的游客驻足流连;不买的人也过足了眼瘾,饱览了这些极具特色的商品。
类似这样的店面,还有很多,不一而足。街面的尽头,是一座石拱桥,两侧坐满了游人,拍照的、观景的、歇脚的,俊男、美女,美不胜收。
桥的另一侧,是酒吧一条街!酒吧,寄生在古朴铺面里,内里的装修却完全是现代化的,歌手、音乐、吉他,自然还有那多情的人儿,在深情的把歌唱……
酒吧,在这儿一点都不显得突兀,反而给游客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与美好,让他们嗨得尽情尽兴。
据说,塔是不宜拍照的,可还是忍不住手痒,拍了一张,游人太多,想躲开都不容易;各位被意外偷拍上照的陌生游客们,请恕罪咯……
右手边是一个水榭,摆了数张桌椅,可供倦了的游人随意歇息。此处最适合人沉醉,沉醉到物我皆忘的境界中;伴着耳旁的音乐,在嘈杂中反而更适合神游,在这亦古亦今、亦新亦旧的所在,尽可以静静地放空自己、沉迷片刻;冷不丁一抬头时,还可以看到一轮皓月正在穿越薄薄的云层、冉冉升起……
——这升了落、落了又升的千年月,此刻,又正在照着只愿沉醉不愿醒的人儿,心事虽有不同、月却还是那轮明月。
这样穿越千古的月,曾经见证了多少起起落落,这月神才是永恒不变的主儿,才是真正“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曾经有多少痴男怨女、征夫思妇,临空洒泪、对月吟愁啊!
这轮明月,岂不知人情冷暖,只不言而……
月照着桥、桥临着河、河浮着船、船载着客,在河面上穿梭,欢声笑语、言笑晏晏,是何等的繁华热闹。
今夜,我不是游子,却仿佛是归巢的倦鸟;这街面、这市声,我虽是第一次踏足、亲聆,却又无比的熟悉和亲切。我想,我是来西栅,与人赴一场千年之约的吧!
我不知道,今夜是否有一个人在等我归来;但我还是莽莽撞撞的来了,我静静地坐在河边,置身在喧闹繁华之中,而内心却感到无比宁静。
这水中月、这月下影,仿佛都在与我亲昵,我的心,无比的激越、却又充实而安宁,我是在赴一场千年之约啊!
这儿明知不是家,可我早在唐诗、宋词里,在“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里,对此地非常熟悉,而且亲切如故了。
此地在千年文化的浸润中,早已透过文字传达到我的脑海里,所以才能感到如斯的亲切、可感。原来我是在赴一场文化的千年之约,与此地被唤醒的文化旧精魂来一场灵魂的相约,且歌且舞、恍兮惚兮……
——我久久的沉醉其间,迟迟不愿意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