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研作用,提升学校软实力
我们经常说: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可见教研和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2019年1月18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也讲到:“要把教研对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足以证明教研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
然而学校教研工作的实际开展,并不容乐观。多数教研会内容以教研组长传达学校工作居多,将教研会开成学校教学常规安排会、传达会,或者是同组人聚集一起,聊聊天,发发牢骚的放松会,情况好的,就是听课后的评课议课会,课虽然评了,但是未能真正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对授课者和观课者的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确实还有待商榷。总之,教研工作碎片化、肤浅化、随机化的现象在学校比较普遍。
那么究竟如何切实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升学校的教研工作水平,让教研真正成为提升学校软实力的助推器,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提高教研组长学科教研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教研组长是学科教研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教研组长不但要有过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于学科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要能看得清,剖得准,研得深,唯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科教研工作深入开展。实际中,好多教研组长习惯于学校的安排,自己组织工作的能力不强,所以会出现教研工作盲目、随意、缺乏系统性。对于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精准的分析,更不能将问题转化为教研活动的主题,因而教研工作的深度和系统性不强,导致工作开展索然寡味,大家开展教研的积极性都不高。
第二,学校层面要建章立制,确保教研工作的制度保障。教研工作做为学校一项重点工作,在制度机制方面要做好保障,奖优罚劣,效果分明,将教研成果与升职晋档,评优树模挂钩,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教研工作的常态化和实效化,同时增强老师做教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笔者多次调研检查来看,好些学校有制度,有规定,可是这些只是纸上谈兵,因为种种顾虑和客观现实情况,没有落实制度和规则,所以包括教研组长在内的广大老师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教师要有敏锐的专业发展自觉性和内驱力。说到底,教研工作最终会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核心力量——每个教师的行为上。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内驱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则只是被动的接受、完成,而不过多的考虑成果,这样的教研活动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只有当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明确的职业愿景,才会主动积极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会用灵动的笔尖记录下教学中精彩的瞬间,才会有一个个教学智慧突现大脑……
总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最强动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自然不止一条,但是教研工作无疑是最踏实也最长远的一条。一批批名师就是一个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只有培养了名师,我们才有条件走名校发展之路。名师之所以被大家追随和赞赏,一定是他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受到了学生和同伴的认同、仰慕与追随。而这些都从我们的教研工作一步步扎实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