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的计划:改变以往线性的教学方式(虽为高效,但从长远看实则低效,后期需要反复练习即是证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应该从学生中来,面对问题时学生并不是白纸一张,需要的只是教师因势利导,即组织其他同学帮助该生完善解决方案,或阐明背后的思路想法。
教学模式:1.出示问题——2.独立思考——3.交流解决方法——4.总结比较优化解决方法——5.基本练习——6.变式练习。
1.2.3是为优生提供更多机会,把优生推到前面去,而4.5则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学困生。
以前认为学生是容器只能被动接受(线性,一言堂,死板),现在认为大家一起必可想出解决办法而且需要交流(非线性,学生可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课堂气氛应该会活跃起来。
1.新问题是需要充分的时间来探索与交流的(包括教师的引导与深入),这“为理解而教”中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一环。
2.交流是整节课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教师应该且必须为稚嫩的孩子自己独立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赞许。要想让后半生的教学生涯不至于那么乏味无聊,就必须把这个环节重视起来把它弄好。
3.不必急着去练习,去追求什么高效,以后有的是时间进行乏味的基本练习,探索与交流正是“浪漫——精确——综合”的第一环节。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练习,任何一个新问题的学习在探索交流总结后都需要进行基本练习与变式练习来巩固。
4.为提高交流的效率可在全班交流前先进行小组交流来达成初步共识,教师也可趁此机会参与交流了解学情。
5.就算一节课只弄懂了一个题也可以啊,对一节课而言可能低效,但省了以后没完没了的返工,所以从长远来看又未必不是一种高效。遭遇有价值的新问题后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是谓“为理解而教”(要相信学生会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新问题,于师而言这是极好的资源,要注意虚心听取。交流时最好“百家争鸣”,但最后教师不要忘了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优化。
6.于教师而言,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已是老问题,但对学生而言并非如此,这需要教师的一种敏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新问题都需要这样浓墨重彩,只有那些有价值的新问题才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想清楚:这节课我要解决哪个新问题并练好它,争取一节一个新问题,节节清堂堂清,此即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