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新华字典》修订本中有这样一个例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
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心里是什么感觉?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觉得这句话很讽刺,中专和售货员怎么可能拥有北大毕业生那样的未来呢?
流传到现在,这句和现实严重脱节的话甚至有了新的变体,
“我们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变成了一个固定的讽刺句式,
比如,舆论向的,
经济向的,
职业向的,
这些调侃向的解读,已经不是任何一个个体所能够决定的了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在许多人眼里就是在粉饰太平
而现实的种种压力,又恰好让人看不到希望,于是他们就将二者结合起来,给自己开了一个略带无奈的玩笑。
其实,这句话更早的出处是1991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
而在1990年之前的那个时代里,张华、李萍和“我”确实都可以拥有光明的未来。
为什么读了中专的李萍能和考上北大的张华平起平坐?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
于是在50年代初,国家从苏联引进了中专这种短平快的教育模式,
初高中毕业生在接受三四年的专业教育后直接进入国家安排的工作岗位。
甚至,1952年国家就规定中专教育的责任在于培养未来的国家干部,之后又有很多文件特别强调了中专的地位,当年国家对中专生的定位就是这么高。
事实也确实如此,而且据研究调查,当时中专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比普通高中毕业生还高。
你看,在那个年代,中专生真的是人上人,是时代的需要把中专生推向了人生的巅峰。
也许你会好奇,在今天的学历鄙视链里,连大专都成为了有些人嘲讽的对象,更别提中专的存在了。
既然有大学生的存在,又怎么轮得上中专生做人上人呢?
这又涉及到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现实,当时的大部分学生都来自贫苦的农村,他们背负着全家人的期待和压力,
对于这些穷孩子来说,读中专能够提早获得优越的工作机会赚钱养家,
而且可以比本科生优先一步得到国家培养,未来出任领导职位的机会也更大,
有钱,有前途,种种因素使得中专才是当时最热门的选择。
在90年代之前,人们就读中专的热情相当高,当时的升学局面和现在完全颠倒,
有些地区的中专录取分数线甚至比重点高中还要高,不过中专生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
大概在90年代后期,这种身份就失去了原有的优厚待遇,它迅速从高高在上的位置跌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也就变成了今天我们眼里的样子。
再来说说“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1986年,有一项《上海国营商店营业员使用礼貌语言的调查》,数据表明,当时的国营店员要比个体商贩蛮横得多,原因就是他们处在商品分配的垄断地位,
无论你是国家干部还是专家学者,谁能买到东西,他们说了算。
可惜这个世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我们 觉得这句话有些好笑,罪责不在它的作者本身。
时代的变迁才是真正的根源,有时候你就是很难判断,不同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命运,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人生的命运好像是从大学的专业开始分化,不同的专业代表着不同的未来,
在嘲讽新华字典里那句话的同时,很多人也在吐槽自己的专业,
因此有人就调侃说,我和李萍之所以能拥有和张华相似的前途,其实是因为
有些人在高考的时候拿到了很不错的分数,但就是因为在专业选择上的一念之差,让自己开始怀疑人生,
在江湖上到处传闻王者荣耀项目组年终奖是几十个月工资的时候,有些材料学毕业的博士后还在领一个月几千块的工资。
如果知道今天这个结果,你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选择计算机呢?
人生到处是选择,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总有人是幸运儿,也总有人选不对,有些人感慨,毕业之后的道路是如此的泥泞,而有些人在毕业时才发现眼前根本就没有路,
人的一生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今天的你,也总是被各种各样的选择所困扰。
总有一个选择让你懊悔不已,总有一个选择让你心生期待
其实,很多选择在一开始就像抛硬币一样,简单随机,
直到事后,我们才会根据当时的状况来给当时的那次选择赋予更多的意义,
可是谁又能够预测得到,究竟哪个选择更光明呢?
也许真正的答案还是得从那句话当中寻找,
在2012年6月1日最新《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原始的例句变成了这样:
张华考上了大学,
李萍进了技校,
我当了工人,
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每年的高考一结束,总会有很多的同学都会问,该学文还是学理?选哪个专业会更有未来?
我没办法告诉你哪条路是对的,因为我也不知道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也许光明的道路只有一条,但美好的定义,可不止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