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终于要去西湖了。这个跟苏东坡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地方。来惠州前刚好看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在了解了苏老在惠州的经历后仿佛对这位千年前的文学大家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今天出门的时间有点晚,到达惠州车站时已经将近12点。阿静提议先去步行街里吃中饭,再游西湖。自从有了冬暖夏凉,集购物、娱乐和美食于一体的大型的购物广场后,我已经很久没有逛过步行街。穿行在惠州的步行街上,踩着干净石板路,两边参天的大树宣示着这条步行街的年月久远。不时飘落的黄叶提醒我10年前在商丘逛步行街的日子。恍然间,时空交错中,我看到了那个矮胖的女生,梳着长长的马尾在步行街上觅食的身影。现在,我们也在觅食,而且我们还寻觅到了砂锅米线。这怎能不让我有似曾来过的感觉,这是那些年在商丘最喜欢的小吃之一啊。
在步行街边上,意外遇见黄氏书室。这座有着岭南风貌和客家围屋特色的黄氏书室,同时也是一座祠堂,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祠堂是一个家族的根,中国最富有人文气息的民族文化。有了祠堂,伴随祠堂而生的就是族谱,记载着一个人的来源与去处。这也算是人生的一种记录吧。很多人名不见经传,百年后没人记得他,可祠堂里的族谱上有他的名字,记录有他来过这个世界的时间,或曾为子、曾为父。
黄氏宗祠除在节日间供族人拜祭之余,也向外界开放,里面已经俨然一个小博物馆的样子。除了宗祠的历史,祖训,名人贤士的画像和事迹以外,还陈放了许多客家人旧时日常劳作和生活的用具,比如织布机,铜锣杖鼓,犁耙轳锄等。三个小朋友都没见过这些东西,非常兴奋,一开始的时候呱呱大叫,后来经过提醒和教育基本上能用正常的音量说话了,但是动手的毛病还得不断提醒。
从黄氏宗祠出来我们终于要去西湖了。据说,这天下共有36处西湖,其中与杭州西湖相似度最高的,就是这惠州的西湖。南宋诗人杨万里还为此做过诗:“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我们游了一圈后发现,世人的评说是对的。杭州西湖和惠州西湖的相似度真是太高了。首先两个西湖都是苏东坡参与改建的,是他的功绩。两湖都处于闹市之城西,偏安一隅,闹中取静。两湖都有山,并都名为孤山,杭州的孤山边上苏小小的墓依水傍山,惠州的孤山上王朝云墓有苏老的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两湖都建有长堤,都叫苏堤,杭州的苏堤上间棵杨柳间棵桃,春天时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惠州的苏堤上每隔十米就设有一座石碑,刻上苏老的诗词一首,长堤走完,苏老的诗也读了不少。两湖都有古塔,杭州的叫雷峰塔,景点为雷峰夕照,惠州的叫泗州塔,景点是雁塔斜照,都是黄昏时最美。两湖都傍江近海,杭州西湖傍钱塘江,惠州西湖傍东江,水天相接处,孤鹜齐飞,落霞秋水共一色。最后,它们都因为苏东坡而扬名天下。清代惠州知府吴骞还作了《惠阳纪胜》诗,将杭州西湖与惠州西湖作了一次对比:“杭之佳以玲珑而惠则旷邈;杭之佳以韶丽而惠则幽森;杭之佳以人事点缀,如华饰靓妆,而惠则天然风韵,如娥眉淡扫。
923年前,苏东坡从颍洲被贬谪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岭南之地——惠州。当时闻听苏老得去惠州,亲友家眷都吓坏了。时年先生已经64岁有余,世人甚至以为先生这次再难有生机。可先生到了惠州,却发现当地山水秀邃,不仅吃了荔枝,喝了黄酒,还成就了160首诗,数十篇散文,还依着杭州西湖的模样,改建了当时的丰湖,成就了今天美丽的西湖。
惠州西湖集人文风光,自然风光,历史风光于一身,有景有名,有贤有灵,今日得以一游,真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