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首先,假设我们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让自己更值钱?这个问题有很多种回答,比如常见的:通过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价值,积极主动的帮助合作对象解决问题,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打造更良好的个人交互界面等。这些回答都很有价值,我个人也是非常认可并努力践行的。
不过,在我接收到这些观点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自己并没有想到这些,也根本不知道改如何“想”起,没有思考的起点。另外,我相信也有很多人,再看到这些观点后,也仍然并不是深刻地认同这些观点,更谈不上坚定地践行了。我想,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回答虽然给出了结论,但并没有给出推导逻辑,所以我们不确定它的正确性,这是我们的正常反应:当我们遇到一个结论时,我们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想一想:“为什么是这样”。如果经过思考后,认可了这个结论,才可能会有进一步的行动,否则,总是会半信半疑,犹犹豫豫。
另外的一个事实是:只有当我们深信一个观点,并毫不怀疑的践行时,观点变成事实才会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有关“如何让自己更值钱”这个问题,即便遇到传说中的金玉良言时,我们最好还是自己想清楚为妙,自己彻底想清楚了,才会真正的按照那个原则践行,才有可能真正变得更值钱。
怎样才能把:“如何让自己更值钱”这个问题,和“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价值”这个答案串起来?
思考的起点在哪里?
02
关于的如何塑造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类比:将个人看做一个产品,用做产品的思维把自己打造得更优秀。其实,个人和计算机的模式的确非常类似,他们都可以大致地划分为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等部分。在整个社会协作体系中,我们也有自己的交互界面,有输入、输出,能够实现各种功能,通过完成对输入的处理产生输出,通过输出来实现解决问题等。
让自己变得更值钱、更受欢迎,其实也可以类比为:如何做好“自己”这款产品。
再回头看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价值”,这实际上是一个解决方案。做过产品经理的人都知道,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甚至可以说是打造一个产品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它实际上决定了产品的价值,以及我们该如何去设计产品。这个步骤就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一个产品策划的起点,是后续所有的设计、开发、验证、迭代的依据,它应当贯穿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做任何产品相关的决策时,我们都应该提醒自己:一切都要从需求开始。
为什么需求那么重要?很简单:一个产品的价值,在于她满足了一个或一些需求,说白一点,就是“有用”。这个“有用”有很多类,比如解决了某些问题,满足了某些人性的欲望等等。有些需求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比如社交,满足此类需求的产品就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比如微信;有些需求比较接近人性底层的诉求,比如色情,满足这类需求的产品,据说是互联网的第一生产力,长盛不衰。
因此我们在决定做一款产品时,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解决方案,而是要搞清楚需求。用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需求的价值有多大?需求的范围有多广?需求的时效性有多长?需求的优先级如何排列?通过这些分析,最终找到那个最重要的需求、那些比较重要的需求,以及那些不太重要的需求。然后,通过梳理、抽象化,将这些具体需求的逻辑清晰地提炼出来、描述出来,作为自己策划产品的依据。
如果我们不做这些,或者做得不好,就一定会出问题,最终做出来的东西可能由于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毫无价值,或者搞错了需求重点,事倍而功半,然后最终被竞争对手碾压。
或许有人认为需求分析很简单,稍微看看就知道了,这种心理其实很危险。实际上,真正的需求了解、挖掘和分析,是一件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事情。网上有很多专业的需求挖掘和分析的方法论,这里不做深入探讨,大家可以去网上查找、学习。这里仅引用一句产品界比较流行的话:“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你看,有时候,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需求是什么,可见需求分析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当我们把个人也看做一款产品时,为了做好“自己”这款产品,同样,我们需要首先、且经常琢磨“用户需求”是什么,这应当成为我们思考各种问题的起点、思维的习惯。
03
在生活中,我们有着很多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对应着不同的用户。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自己这款产品的用户是老板,所以我们应当经常琢磨老板的核心需求是什么?老板的需求可能是:帮助他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赚到更多的钱,同时收获尽可能多的社会声誉以实现其人生价值,并且这件事情可持续。那么我们在做具体的事情的时候,可能就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输出是否能够为满足老板的这个核心需求而提供帮助。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可能就不会因为“已经完成既定任务但却未获重视”这种事情而抱怨,也更容易理解某些同事的快速升值加薪的原因了。
同样的,在家庭里,我们的用户可能是父母、丈夫或妻子、孩子,我们也应当时常琢磨一下,他们的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的输出是否满足了这些需求?抑或是南辕北辙?当我们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后,我们会更容易跳出自我,更客观的审视自己,也更容易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做好“自己”这款产品,在完成需求分析后,当然还有很多具体的实施方案,也非常重要,不过还是那句话,你首先得想好为什么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