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去看(求诊)病


原文/vivi薇薇

如需转载请访问 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DGBBD&type=0



平日大家不管谁得了病,不外乎下面几种操作:

1、找熟人打听,关于自己这方面疾病该去哪里看?找谁看?

2、上网一通搜,然后确定自己最终要去求诊的专家

3、去就近自己,级别最高医院的专家那里求诊


好的,我有下面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学会正确的看病(求诊)?

二、为什么不能过于迷信“单个”“级别较高”医院的专家?

三、那到底该如何、正确的看病(求诊)呢?


一、为什么要学会正确的看病(求诊)?

误诊率

首先,目前大夫们在临床上普遍的操作规范:生产线式的流程化操作,期间当然无法针对每一个人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

下面再说,长期所导致的结果:今天要说一些有关医疗的“猛料”。这些事情在医学界其实都是常识,根本不是秘密,但你听到可能感到颠覆,因为这些内容并不为一般公众所知。公众之所以不知道,并不是医生、医院和医疗保险公司故意保密不让公众知道,而是公众根本就不想知道。

病人死亡以后,有时候医院会做个病理解剖,查看真正的死因。跟病理解剖显示的死因对比,医生最初给病人的诊断中,可能有误诊的情况。那你能否猜测一下,这个误诊率,有多高?

答案:40%  这还是美国的数据。病人身患重病,把性命交给医生,医生治不治得好都可以理解,可你居然有40%的可能性会误诊!【1】

既然误诊率这么高,那医生应该“刻意练习”啊 —— 最起码,医院应该对每个死亡的患者都做病理解剖,查明死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对吧?

事实是过去五十年间,美国的解剖率从50%降到了5%(这当然只是美国的数据)

当然,其他人会说:既然是解剖,就说明治疗是失败的,病人已经死亡了,我们不能说医生平时的误诊率就是40%或者50%

那一般的误诊率是什么情况呢?

对全国所有医院误诊率的大规模研究很可能并不存在,我只看到一些小规模的研究。

2017年的一个研究是这样的。“梅约诊所( Mayo Clinic)”是美国一家著名的高水平私立医院。很多患者在别的医院拿个诊断之后,会再到梅约诊所做个复诊,作为参考意见。

结果研究者就发现:

对21%的病人,梅约诊所的诊断和普通医院的诊断完全不同;

对66%的案例,梅约诊所的诊断对普通医院的诊断有所修改。

那要这么说的话,普通医院给出最高水平诊断的可能性只有12%【2】

举例

  Eliezer Yudkowsky  (埃利泽 尤德考斯基)在他的书《不充分均衡》( Inadequate Equilibria: Where and How Civilizations Get Stuck )【3】列举的例子:

他的妻子得了一种叫“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病,每到冬季就会抑郁。这个病是因为阳光照射太少导致的,医生给予的标准治疗方法是买一个医用的灯箱,每天用灯箱照射一小时就行。但是尤德考斯基的妻子对灯箱没什么反应,还是抑郁,于是医生又给了建议:

说你们干脆冬天就搬到南美洲去生活,那里的光照足

于是有一年冬天尤德考斯基的妻子就去了智利,果然不抑郁了。可是年年冬天到智利度假可有点贵啊。尤德考斯基就想,灯箱不行,去智利就行,那是不是因为灯箱的光照不够强呢?那我能不能加大光照的剂量呢?但尤德考斯基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他想到,如果加大剂量管用,那医生为什么不知道呢?难道就没有人做过相关的研究吗?

他上 Google 搜索相关研究,没有结果。他还花6美元买了一本专门讲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书,书中也没提到加大光照剂量的疗法。尤德考斯基索性还是行动了。他花600美元买了130个 LED 灯,把卧室里到处布满了灯,每天早上用强光照射妻子,结果居然真的治好了妻子的病。

这件事很值得思考。那么多人研究医学,这么简单的一个解决方案,为什么没有人做过呢!

二、为什么不能过于迷信“单个”“级别较高”医院的专家?

重点词:

第一个是“级别较高的医院”

医院等级划分:

三级,每级分甲、乙、丙三等

最高等级:

三级特等医院

例如:

北京的301医院 和 协和医院

西安的西京医院)

划分依据:

医院功能、设施、技术力量等

等级标准内容:

五大标准内容

最低等级:

一级丙等

第二个是:“单个专家”

XX主任or副主任医师

XX教授or副教授

完整的语言:我今天去,X级X等医院找XXX主任、教授看了病

举例

Ray Dalio【3】雷 达里奥 在他的《Principles》《原则》中举的例子:几年前一次体检,医生发现达里奥食道里有一个病变。医生说,这个病变很可能是癌症,而食道癌是没有办法治疗的,基本上他的意思就是你可能很快就要死了。达里奥非常震惊,但是表现还是比较平静。然后他进行了synthesize【4】

他自己的这个医生是约翰 霍普金斯医院的,这已经是美国最牛的医院之一。但是达里奥去请教另一个很牛的医院的一位医生,却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那个医生说你这个病可以治啊,要做一个大手术把食道和胃的一大部分切除掉而手术的成功率90%。

达里奥一听两个医生的观点如此的不同,就干脆让他俩聊一聊,开一个三方会议。然后他就目睹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局面。两个医生一个说是要保守等死,一个说是要做大手术,但是他们并没有吵起来。两个人很有职业风度,整个会议中尽量地交换了看法,寻求共识,最后还是保留了各自的意见。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是达里奥对自己的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后达里奥又找了第三个专家。第三个专家给的意见居然是你这个病很好治,只要你每三个月到我这里检查一下,病变要是长出来,我用一个设备深入食道把病灶刮掉就行,效果跟你做大手术一样的。

达里奥索性又找了两个医生,这两个医生比较同意第三个医生的看法,而且他们建议先拿个设备深入食道,做个切片检查,看到底有没有癌症。

Synthesize到这个程度,达里奥的心里基本上就有谱了。

现在有三个专家的意见一致,而且他们提出的方案显然风险最小。结果一做切片检查,达里奥的食道里根本没有什么病变,完全是虚惊一场。

三、那到底该如何、正确的看病(求诊)呢?

重点词:

第一看:基础比率

第二看:你到底特殊不特殊


举例:

奇普·希思(Chip Heath)和丹·希思(Dan Heath)的《决断: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 Decisive: How to make better choices in life and work )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特别能说明问题。

1998年,美国有个年轻人叫布莱恩(Brian),得了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叫“骨质增生异常综合征”。他骨髓的造血功能出了严重的问题,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非常少。如果布莱恩不采取治疗措施,他大概还有5、6年的存活时间,并且能在这段时间内正常地生活。但是5、6年时间一到,病情会迅速恶化,导致不治身亡。我的想法

布莱恩还有另外一个选项,就是做骨髓移植。如果手术成功,可以让身体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免疫系统。但是骨髓移植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手术。首先,你需要找到一位匹配的骨髓捐献者,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骨髓移植之后身体不会出现排异反应。再者,手术前前后后需要历时一年,在这一年时间内,身体等于是没有免疫系统的 —— 那就是说如果出现任何感染,哪怕是普通的感冒,都会带来生命危险。

所以,摆在布莱恩面前的选项有两个。或者是过5、6年平静的生活,然后死亡,或者是进行一场风险极高的手术 —— 成功了,就从此是个健康的人;失败了,一年之内就会死亡。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而且当时布莱恩的妻子怀孕6个月。如果布莱恩选择不做手术,他还可以和自己的孩子相处5年时间;如果手术,很可能孩子刚出生,他就死了。

布莱恩首先考虑的就是手术的成功率。一般骨髓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基础比率”,并不高。但布莱恩并没有简单接受基础比率。

他反复追问医生,手术到底出现什么样的并发症?每种并发症的危险到底有多大,是5%还是50%?他就发现医生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他自己不得不深入研究。

这一深入,布莱恩就发现:手术成功率的基础比率,是所有医院,对所有患者做手术的总的统计结果。那么相对于基础比率,布莱恩可以有两个优势。

第一,大多数做骨髓移植手术的病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而布莱恩只有28岁。

第二,骨髓移植手术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进行,有些医院每年做300例很擅长这个手术,有些医院每年做30例并不擅长做这个手术。如果布莱恩去全美国最擅长骨髓移植手术的医院做这个手术,显然能提高成功率。

最后布莱恩判断应该做手术。在好不容易找到匹配的骨髓后,他进行了手术,并且非常成功。布莱恩一直到今天还活着,还成了一名大学教授。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决策。


总结:

一、为什么要学会正确的看病(求诊)?

要尽量降低自己的误诊率(最新参考数据:美国普通医院给出最高水平诊断的可能性只有12%)

二、为什么不能过于迷信“单个”“级别较高”医院的专家?

最新的参考数据:

梅约诊所( Mayo Clinic)复诊病例中:21%和之前普通医院的诊断完全不同;66%的案例,对普通医院的诊断有所修改

三、那到底该如何、正确的看病(求诊)呢?

在国内,你起码要去三级甲等或者以上的医院,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把与该疾病相关的专家们都看一遍,相互验证他们之间的观点有哪些矛盾之处?为什么?

其次,结合自己的特殊性(年龄、性别等等),使用基础比率这个指标对治疗方案进行筛选,做出正确的决策


思考与行动:

有了上述操作方法,现在还说自己得了病,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看病(求诊)吗?



参考资料:

【1】

[ JAMA .1998.Oct14;280(14):1273-4.]。

[J Roulson et. al, Discrepancies between clinical and autopsy diagnosis and the value of post mortem histology; 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Histopathology . 2005 Dec;47(6):551-9.]

【2】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7-04/mc-mcr033017.php

【3】Eliezer Yudkowsky  (埃利泽 尤德考斯基)是美国加州伯克利机器智能研究院的决策理论和计算机科学家

【3】Ray Dalio(雷 达里奥 )(BridgewaterAssociates)总裁。2018年2月28日,胡润研究学院发布了《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雷·达里奥以1150亿元人民币排名第65。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y_Dalio

【4】引进一个英文单词,这个词大概翻译成”综合”,是中文世界很不常用的一个意思,意思就是你主动调研所有相关的知识,然后做一个综合判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968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01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220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1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2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44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32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88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8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28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3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83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4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3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5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95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01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