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这么沉迷手机,是会失去我们的。”好友A一脸严肃地对我说,窝在沙发角落的我茫然地抬起头,手机屏幕的光亮与眼镜片相映成辉。
“你看你现在,精神恍惚,常常慢半拍地游离在状况外,我们都怀疑你得自闭症了!”好友B补充道。
就连每次回家,懒懒地躺在沙发上正愉快地刷着手机,老爸也不知何时染上老妈的唠叨症,
“再看手机眼睛要瞎了!”
不过,我也生平首次有了“毅力”这个东西,坚持做到了对这些关心或威胁置若罔闻。
因为手机明明很有趣啊!
就像老烟枪比谁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可是随时随地都能来一根的抚慰戒不掉,也取代不了。
他们会说“哥吸的不是烟,是寂寞”。
那么为什么没人为我们这些手机上瘾者理直气壮地呐喊一声呢?
哪怕是借口也好呀!
设想下这样的场景:
你跟心仪已久的异性终于有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结果说了几句找不到话题了,眼神飘忽不定不知看哪儿,你说大眼瞪小眼多尴尬呀,不停打量四周对方又会觉得你心思不正,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个时候——
不如埋头看看手机吧!缓解尴尬不说,没准儿还能在万能的手机里找到有趣的话题一块儿唠唠!
又或者,等人坐车这些传说中宝贵的零碎时间呀,不幸撞上一堂无趣极了的讲座呀,逢年过节摊上一群长辈集体催婚以及侧面打听你的年薪呀……
此刻,有啥又能比得上这个瞬间就能带你穿越时空的,口袋里的潘多拉宝盒呢?
你也许会说聊到一半看手机会使对方受伤、在课堂上用手机违反了尊师重道的准则、跟长辈聊不下去的话就蹲一边看书去也比玩手机强吧!
哪怕你看的是小黄书,也能博得爱知识爱学习的美誉。
而哪怕你戴着耳机听英语,也会被摇头评价为玩物丧志呢!
为啥就不能看到手机解救我们于社交尴尬和发呆虚度的功劳呢?
为啥我们像空气一样离不开的手机,自从走上“智能”的不归路后,就站上让人既爱又恨的高台了呢?
事实上,伴随着手机对生活所进行的迅速全面的侵占,它也成了众矢之的,我们讨伐手机衍生了低头族,责备它和其它电子产品伤害了孩子的视力、剥夺了我们与父母交流的时间。
甚至每个地铁口都谆谆提醒你:握紧扶手,不要看手机!
哈,手机似乎可以成为罪恶之源了。
我似乎能听到手机委屈的声音,这口锅我不背!
手机说,我只是一个为你们打开微缩世界的窗口啊,我的全能就是我的错吗?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知识、信息、游戏、社交,这些过往需要靠课堂、报刊、电脑和联谊等复杂工序才能完成的,如今需要一部智能机就能实现。由手机所勾勒出的世界甚至并不能以虚拟世界简要概括,它与现实生活联系如此密切,如此完整、丰富,但最重要的,
是没有规则。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往往有太多规则,显露在外的,隐藏于内的,夹杂了太多痛苦,压抑了太多欲望。
有谁喜欢痛苦,有谁拒绝快乐?
与其一味批判进入这个潘多拉宝盒营造的世界,是为了逃避现实,不如想想我们为何无法克制地深陷其中,哪怕自嘲是中了手机的毒?
日复一日的努力生活,为了脑海中的希望与梦想,为了层出不穷的欲望,为了每一份细微和宏大的快乐。
手机的魔力,就在于它包含了以上全部的可能性。
当你觉得现实琐碎、伴侣无聊、前路漫长,轻滑手指,思绪立刻被引开,各种app扑面而来,你所作出的主动或被动的选择,都可能在不断刺激大脑分泌着多巴胺。
而下一次你再遇见同样的场景时,你的大脑对你说:拿起手机吧,我想要多巴胺!
手机就是让我们快乐的,这一点无法被否认。
但当最初的快乐成为习惯后,多巴胺分泌的阈值也升高了,我们所需要的可能便是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刺激,以及对手机更多的痴迷。
作为快乐的需求者和供应商,我们有错吗?
手机有错吗?
要用所谓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吗?
很可惜,我一直不相信真的存在有自控力这回事,唔好吧,你也可以理解我又一次在找借口,但是——
我真的控记不住我计己呀!
如果真的存在自由意志,我也相信,只有你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意志,才能真正赋予你“坚持”二字。
好,那这个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会出于自我意愿,想要放下手机呢?
回到文章的开篇,我的朋友对我开玩笑“你会失去我们的”,我的父母甚至生气“这样眼睛会瞎的”,他们的潜台词是不是:
你应该多和我们聊天玩耍,因为,明年夏天我们就会如蒲公英一般,散落各方了。
或者,
你能不能多看看我们,因为爸爸妈妈一年只有这一次机会,才能等到你归巢的时候啊!
毕竟,全能的手机给不了你无法复制,甚至值得一生珍藏的回忆,也给不了你在每个孤独的时分,想要拥有的37℃的温暖啊。
而这,是你想要的吗?
我们曾是迷恋手机的那一个,也曾是不满被身边人忽视的一员。
我们真正抗拒的,不是对方追求快乐的权力,只是怕你将我割裂出你的生活,怕有一天,你离我越来越远。
因为我永远不会比维基百科博学,也永远比不上你的手机有趣。
只是快乐,固然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而这世上更珍贵的,是你愿意牺牲自己的快乐,给面前的人一只耳朵,一份倾听,一个笑容,哪怕他无趣,哪怕她悲伤。
因为快乐,是稍纵即逝的,只有你和我,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