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左同学
01
我是一个比较爱发朋友圈的人,转转文章,记录生活,回忆时,一字排开看下去,方便得很。
朋友们也喜欢发,所以大家相聚聊天时,即使很久未见,也可以根据平日网上的动态,对彼此的情况,略知一二。
时间久了,朋友圈像一个记录表,装满了我们的生活轨迹,也像一面镜子,反射着大家的点点滴滴。
但反射总不是全部,镜子也可能变成舞台,反正是自己的地盘,浓妆艳抹,也总相宜。
有读者就和我聊过这样的事情,她说自己在大学非常努力,每天半夜睡觉,看书,做事,把生活安排得很充实。但她也很焦虑,一年半了,总感觉没做出什么成绩。
我笑了:“你到底有多努力呢?和我说说。”
她发了一个奋斗的表情:“学长,你可以看我的朋友圈!”
我翻了,确实有熬夜读书,还赶稿件,做视频什么的,其他的,还有她的几张自拍。“夜生活”看着很丰富,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反对熬夜的人来讲,并没有多少触动。
想起了曾经上高中的我,也是每天熬夜学习,但时间久了,第二天,总昏昏欲睡。
后来我明白了:熬夜不等于努力,同样,真正的努力,从来不需要表演。
每个人都在努力,凭什么你多发了几个朋友圈,就觉得一定能成功?
想多了。
02
我一直觉得,努力是不值得炫耀的,因为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大家都不容易,都在拼搏,这样一个常态化的行为,没有任何值得自夸的必要。
当然,晒一下努力也好,最起码是正能量的,可以激励别人,总比每天在网上吐苦水,无端影响别人心情,要强很多。
但我还是不敢公开宣布自己的努力,不愿意告诉别人我每天读书的时间,偶尔熬个夜,完事后洗洗脸,赶紧爬上床睡觉。
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状态,是我每天要完成的工作,很普通,也很日常。我怕美化之后的努力变成一个舞台,以后每天催着我上台演出,我从来都不是个好演员,怕观众看过了会吐。
其实,表演出来的努力打动不了任何人,能感动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在关台灯前收拾好桌面,拍照,美图,然后配上“熬夜到两点,终于完成了任务,好棒!”这种类似旁白类的语言,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
当然,也可能不是热泪,而是打哈欠时硬挤出来的。
这样的功夫,在我看来,都可以免去,因为只有好的结果,才能打动别人。就比如你是一个演员,每天发动态说自己拍戏多用心,最后作品出现时演得还不如路人,照样会被观众喷死。
也许你会不高兴,说自己的演技其实比乞力马扎罗还高。
抱歉,别人只认结果,不认吹嘘。
03
所以到现在,我已经对这种只发在朋友圈的努力,完全无感了,但偏偏总是这些“最努力的人”,经常抱怨自己出不了成绩。
道理再简单不过了:第一,你的努力配不上你想要的结果;第二,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努力。
可能,这里还有一个更残酷的实事:其实别人,都比你努力。
因为努力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熬夜也并不代表就是努力的象征,当你陶醉在感动自己的努力时,别人正养精蓄锐,第二天精神满满迎接新的工作。
而顶着熊猫眼,脑袋昏昏沉沉的你,几乎浪费了自己最高效的时间。
接着,你白天低效率,玩手机,补觉,拖延,浑浑噩噩,又到了晚上,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被你幻想性地包装后,变成了熬夜努力的样子。
这锅鸡汤熬得好啊!
毫不利人,专门糟践自己。
何必呢?
04
我的生活状态很简单,前一天晚上在小纸片上写好第二天的任务,不熬夜,第二天早起,集中大块时间完成任务,提前完成,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节奏感,按部就班,才是正确做事的良好姿态。一惊一乍的状态,最后崩溃的,只能是自己。
同样关于努力,或者是大学时候的,或者是毕业后,其实主线是一样的:先找方向,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选择;找好后踏实前行,这就是踏踏实实的努力。
经常有人问:选择和努力哪一个更重要,其实都重要。先选好,然后好好做,道理很简单,不断反思提高,一直坚持,才是真本事。
每天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努力,能不能配得上我的目标?
这个方法很好用,我考研的时候就这样过来的,早上反思前一天的学习,再想想目标院校,不用别人催,动力就来了。所以说,真正的动力,是由内而外的。
对自己狠一点,效率高一点,眼光长远点,脑子灵活点,再保持一个基本的生活节奏,踏踏实实努力,就已经很好了。
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别晒努力了,何必呢?
PS:第三期写作课已经全部上线,目前已有400多位小伙伴参加,课程无限回听,作业我来修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