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张飞可是我们熟知的一个人物。他长坂坡上一声怒吼,吓死了曹操部将夏侯杰,曹操几十万大军也拼命撤退。而且,张飞在攻打益州时,义释严颜,而且,三英战吕布时,他还和吕布都能斗上好多回合,曹操也说张飞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同探囊取物,水镜先生也说张飞和赵云、关羽一起,都是万人敌。可见张飞武功之高,不愧是一代英雄。而且,张飞忠心耿耿,和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令人感动。但是,张飞对属下脾气暴躁,惹下了祸端。
第一次是刘备得到了徐州的时候。当时,吕布在兖州被曹操击败了以后,退守刘备所占据的徐州。刘备收留了吕布,并让他驻军小沛(今江苏沛县)。而张飞特别恨吕布,甚至要杀吕布,因为吕布三姓家奴的庐山真面目张飞是知道的。但是,为了顾全大局,刘备还是不让张飞杀吕布。而后,关羽和刘备出去攻打袁术,只留张飞一人驻守下邳(今江苏徐州睢宁县古邳镇)。张飞喝了好多酒,还大发雷霆,鞭打了吕布的老丈人——曹豹。这下,曹豹怨恨张飞,与吕布一起里应外合,拿下了徐州。刘备丢了徐州后,没有了根据地,只好四处逃窜,甚至与自己的两个老婆失散了。本来刘备有徐州这个根据地,就因为张飞脾气暴躁,不顾大局,打了曹豹,又让刘备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果极为严重。还好刘备说了“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了还能补,手足断了安能接上去。”的话,张飞才没有军法从事。
张飞第一次脾气暴躁就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然而,张飞却不听,第二次,张飞直接小命不保。
在张飞第二次发脾气之前,关羽因为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杀害。刘备大怒,发誓与孙权势不两立,起兵攻打东吴。诸葛亮、赵云尽管多次劝谏,但刘备还是一意孤行,执意要踏平东吴。张飞此时镇守阆中(今四川阆中),他也准备与刘备一起,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没想到出了意外。
原来,张飞知道关羽的死讯后,日夜哭泣,经常酗酒。酗酒后的张飞怒气更盛,鞭打士卒,以至于士卒多有被他打死的。刘备说让张飞好好对待士卒,否则将闯下大祸。可张飞嘴巴上答应了,实际他还是我行我素。张飞下令军中,三日之内造十万白旗白甲,全军挂孝伐吴,不得有误。三天造十万白旗白甲,不要说三国时期这样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了,就是放到现在,机械化操作,也不一定完得成啊。所以,张飞的部将范疆、张达说:“白旗白甲,一下子无法筹备完,需要宽限时日。”张飞暴躁的脾气又上来了,大喝道:“我急着想报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贼之境,你们怎么敢违抗我作为将帅的命令。”于是,把范疆、张达绑在树上,各打了五十鞭子,打得他俩口吐鲜血,打完了,张飞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你们两个人示众!” 于是,范疆、张达想着,“我俩都伤成这样了,哪里还能筹备什么白旗白甲呀,张飞性情暴躁如火,我们脑袋肯定得搬家。与其让他杀我们,还不如我们杀他。如果老天爷让我们死,他不醉酒。如果老天爷不让我们死,那他就醉倒在床上。”果然,张飞又醉倒在床上,睡着了。当天晚上,范疆、张达拿着匕首,准备刺向张飞,看见张飞怒目圆睁,两人吓了个半死。原来,张飞是睁眼睡觉的,听到了张飞的鼾声,他俩安心了,就将匕首刺向张飞,把张飞杀死了,还割下了张飞的头颅,连夜逃往了东吴。
张飞第一次发怒,害刘备丢了徐州,第二次发怒,张飞连自己也死于非命。想起长坂坡那会儿,张飞这么勇猛,喝断了长坂桥,却没战死在沙场上,反而死在自己人手中,如此窝囊,这个教训不得不说惨重。提到关羽、张飞的死,《三国志》的撰写者也感慨道:“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张飞之死,的确给后人敲响了警钟。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遇到一点小事就脾气暴躁,大发雷霆,怒火中烧,殊不知,这也是惹祸的根源。我们电视上、网上看过很多杀人等刑事案件,其中很多都是因为脾气暴躁,发怒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做出的不理智的行为。也有的人因为发怒,最后与别人发生了矛盾,招来了杀身之祸。当然,有时候,发怒不会损害到我们的生命,但是,职场上,因为发怒,多少员工被老板辞退,家庭中,多少情侣因为发怒,最后分道扬镳。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火,造成了多少家庭悲剧,朋友之间发火,造成多少失去朋友的后果?发怒其实不会给人任何好处,只会伤了和气。而脾气暴躁的人呢,经常发怒的人呢?他们注定是孤独的,因为发怒,别人都避而远之,成为了孤家寡人,这辈子都将生活在痛苦和懊悔之中。说出去的话,做出的行为,都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造成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的后果。脾气暴躁的人,是不是在发怒的那会儿,想想,我这怒气这么下去,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有句话讲,“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说的很有道理。
张飞的教训摆在了眼前。愿大家不再有暴躁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