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个生命都想过要过不平凡的人生,而真正经历过不平凡或者正在过着所谓不平凡生活的人又会觉得原来最终还是希望一切能归于平凡和平和。
这种希望在我们眼中看到的所谓“不幸”的人身上尤为强烈。同样说什么人什么事是“不平凡”的,而这种不平凡却可能是天差地别的。有人的不平凡不平凡在自愿抛弃平凡生活,去过冒险的日子,比如把别人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四年环球旅行哥。而有人的不平凡是表现在拼命向平凡靠近的挣扎历程。有一些命途坎坷的人,拼其一生真的只是为了做个平凡人,但往往是为了做别人眼中的平凡人。而现在有些人他们可能是别人眼中“不幸”的人,但他们不止自己认可自己是个平凡人,而且还在帮助那些苦恼的人实现自己做个平凡人的梦想。越来越多的蔡聪们大声在告诉那些苦恼者们:“你的人生只是换了种活法。”
蔡聪讲述自己视障以来的一些经历,几件事情特别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他想和别人一样参加普通高考所以想申请通过志愿者读题的方式,但是却以“没有先例”为由拒绝了。第二件事是他在盲人学校里,学校输入给学生的思想是:你们的未来是乞讨,算命,卖艺和按摩,不要有其它不切实际的想法。第一件事让我觉得很可笑,用这种借口还不如直说不允许不可能,因为这四个字在任何阶段都可以用,如果不是蔡聪也不是蔡聪之前的人那么请问谁去做这个先例?第二件事中如果把自带“使命”的学校具象为一个人,那我一定会联想到一个自大伪善的慈善家面孔。而且他的心里可能窝藏着这样的台词:“瞧瞧吧,小可怜们,我已经替你们安排好一切了。”
很多时候社会对弱势群体就在扮演这样的角色,而生命的个性常常是出其不意的。蔡聪提出社会总是对残疾人留有刻板印象,其实这种刻板印象对弱势群体一直都是存在的。然而小孩儿可能点子更多,妇女有能拉动卡车的,老人也能把体操动作做得很溜,残疾人里也有很多海伦凯勒们。蔡聪亲身采访美国的盲聋女孩Harbor Girman,所以他的震撼是很大的。他第一次知道同样遭受不幸,她的医生也代表她的生存环境告诉她:“你的人生只是换了一种活法。”女孩接受了这种观念,之后所有的苦与乐也就成了理所当然。如今蔡聪勇敢的站在众人面前,因为他想把这种认知告诉更多人,让更多人有勇气去“审视自己和别人同等价值的生命。”
也许对残障人士最好的关怀是不压抑任何可能性,必要时做个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