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商业问题。欢迎收听,《刘润·5分钟商学院》,实战篇。
学完产品的出生,产品的迭代,接下来,我们必须来谈谈产品的死亡。有生必有死,反过来说,有死才有生。我知道,你每天都在思考产品的"生存策略",但是,你想过你产品的"死亡策略"吗?
小李开了家做土渣饼的店,特别好吃,一下就火起来了,每天排长队,他非常高兴。可是,刚经营没两年,吃土渣饼的人突然少了,大家开始热爱"泡芙"了。小李很苦恼,你们怎么这么容易变心呢?怎么办?
要解决这个"怎么办"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它的本质。产品,是用来满足需求的工具。用户的需求一直在变,那产品当然也应该变。不能满足新需求的老产品,就应该死掉。你有没有在土渣饼出生的第一天,就想好它会如何死去?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小李缺乏一套产品的"死亡策略"?
概念:死亡策略
什么叫产品的"死亡策略"?
我举个例子。微软是PC时代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你觉得,当时的微软,会把谁当成最大的竞争对手?IBM?苹果?Linux?
都不是。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它自己。这句话听上去很自大,但确实是这样。我给你解释一下。
1995年,微软发布了划时代的产品Windows 95。微软公司正式被封神,比尔·盖茨正式成为全球首富。当时,Windows 95在PC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很快超过了90%。IBM、苹果、Linux加起来不到10%。
三年后,微软发布了新产品Windows 98。你觉得,Windows 98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打败谁呢?IBM?苹果?Linux?当然不是。它们的市场份额太小。Windows 98必须打败的,是统治90%市场的Windows 95。Windows 95不死,微软就死。血战两年后,Windows 98代表父皇,干掉了自己的亲哥哥。
2001年,微软又生下了一个儿子:Windows XP。Windows XP最大的竞争对手,又是谁呢?当然是Windows 98。后面的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每一款新产品,都必须"干掉"统治90%市场的亲哥哥,夺下江山,才能活下来。
"弟弟不断干掉哥哥",这就是微软产品的"死亡策略",也是微软公司的"生存策略"。
需要这么残忍吗?谁统治不都是统治吗?干嘛一定要"弟弟干掉哥哥"呢?
因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产品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产品都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在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获得巨大成功后,产品必然会进入衰退期,并最终退出市场。所以,从产品出生的那天起,就要想好它会如何死去。这就是产品的"死亡策略"。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
小李在做突然爆火的土渣饼时,就应该意识到它几乎一定会很快死去。那怎么办?在土渣饼卖得最好的时候,为它生个弟弟。比如"锅盔"?比如"煎饼果子"?然后看看哪个弟弟更有出息,能在市场抛弃哥哥前,主动干掉哥哥。产品策略的"独生子女"制,几乎必然导致灭门惨案。
运用
那么,我应该怎样制定产品的"死亡策略"呢?有三种常见形式。
第一, 彻底关闭。
对已经不能创造价值的产品,有时应该壮士断腕。即便是谷歌公司,一旦发现产品没能达到预想价值,也会毅然决然地彻底关闭产品。比如,Google Reader,Google Wave。关闭产品是个重大的决定,除了自己的情绪外,最重要地是体察用户的情绪,处理好用户资产。
第二, 保留运营。
你觉得苹果会不会希望你们都不用iPhone 6,而改用iPhone X呢?那还用说嘛,这是当然的。但是苹果又无法一夜之间,彻底关闭iPhone 6,让所有旧手机都不能用。那怎么办呢?
苹果选择的策略是,不断鼓励开发者为更高配置的iPhone开发应用,但形式上保留对iPhone 6的支持。当你觉得iPhone 6越来越慢的时候,就是弟弟干掉哥哥的时候了。
第三, 停止维护。
微软采取的策略,是停止维护。每款Windows发布时,微软都公布了它的寿命,什么时候停止更新新功能,什么时候停止修补老功能,什么时候不再发布安全补丁。引领3年,再活7年,然后停止维护,是微软的产品"死亡策略"。
今日得到:
添加到知识账本
划重点
1. 从产品出生的那天起,你就要想好它会如何死去。这就是产品的"死亡策略"。
2. 产品的"死亡策略",就是公司的"生存策略"。
3. 三种常见产品死亡姿态:彻底关闭,保留运营,停止维护。
学完今天的“死亡策略”,是不是觉得心有戚戚焉?产品的世界,没有永远的蜜月,只有磕磕绊绊的岁月。只有向死而生,才能把产品的生命周期,掌握在自己手里。
你为你的产品制定“死亡策略”了吗?
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与大家一起,过过招。也别忘了把今天的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也许能够帮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