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知了,其实就是蝉。因为它总是“知了,知了”地叫着,乡下的孩子也懒得叫它蝉,而是都叫它知了。
知了又名十七年蝉,因为它们在地底蛰伏17年之久,才会破土而出,而后附上树枝蜕皮,然后交配。雄蝉交配后即死去,母蝉亦于产卵后死。
它的躯体呈黑色,翅膀半透明,呈褐色,有脉络,红红的眼睛还能发光,晚上看上去就像极小的火把。它们看上去丑陋无比,因此不讨人喜欢。但知了对人类来说并没有什么害处,他们不咬人,不蜇人,看上去呆头呆脑的,它们不吃树叶,只吸食树的汁液。
知了这种昆虫,在四川农村褪了壳的叫做“知了”,未褪壳之前的幼虫,叫它“懒蝉子”。
每当夏至时分,蛰伏地下的“懒蝉子”开始蠢蠢而动。它出洞时分会用有力的前爪扒开窟穴的泥土,一点儿一点儿,慢慢开掘着,到达夜深人静的时分,它会悄悄地出洞,而后迅速地爬到大树的高处,脱掉外壳,“破茧成蝶”。
嫩嫩的蝉蛹和刚脱壳的幼虫是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它是地下的鸡群和天上的鸟雀的最爱,当然也是乡下孩子们的最爱。
那时,乡下孩子最是盼望着夏至那几天能下点雨水。雨后是乡下孩子抓懒蝉子最好的时机,这个时候它赖以藏身的洞里积满了水,它们在洞里呆不下去,纷纷爬出地面。你只要带个小桶去树下捡就是了。可雨毕竟不是每天都下的,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晚上带上手电,或者干脆就趁着月光,顺着树身去摸。
他们把捡到的和摸到的懒蝉子,洗干净,放在小碟子里,撒点盐巴,等锅里的油沸腾了,倒在锅的油炸。懒蝉子会被油涨得很大,炸好后,黄亮亮的,晶莹剔透,味道极其鲜美。
乡下的孩子伴随着几顿美味的懒蝉子大餐,树上的“懒蝉子”早已脱壳变成“知了”,“知了,知了”地乱叫。开始,它们还在离房屋很远的山坡上叫,因为离家近的蝉蛹早进了孩子们肚里。后来,屋前屋后,山坡里到处都是它们的奏鸣曲。
那时候,本来闷热的天气,乡下孩子被叫烦了。他们就用塑料袋套,用蜘蛛网粘,用手去捉那知了。知了只有雄的才会发声,用手抓住一晃它就叫。
不管是雄的知了还是雌的知了,小伙伴们就用竹签把知了串起,然后放在小火上慢慢烤。不一会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知了壳被烤焦的味道,剥开壳就露出散发香味的知了肉。撒上点盐,味道鲜美,香香脆脆,可好吃了。而且知了富含高蛋白,营养价值特别高。
知了虽然对人类没有害处,因为它长得丑,而又本来闷热的天气它又聒燥得厉害,人们都不喜欢它。但是,对于乡下孩子来说,它浑身都是一宝,留给了他们美好的回忆。
后记:这是一部70年代,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农村的记忆。这也是农村正在消失的记忆。国庆节回老家,感悟很深,路修好了,房子修漂亮了,可是地荒了,人逃离了,甚至出现了无人村。
这是一部10万字左右的散文小说,书名暂定为《乡间的小星星》,持续连载中,希望有人喜欢。
点个喜欢❤️再走好吗?让我们这些靠写字吃饭的人能坚持下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