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0天都是打卡挑战赛第46天。
阅读时间:1小时30分钟
阅读内容:《逻辑思维,只要五步》
在平时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向上司汇报工作时,我们吧啦吧啦讲了一堆,自己觉得已经把问题汇报的很清楚了,然而看到上司的表情还是一头雾水的样子,给上司留下思路不清的印象。
那么,怎样地表达才能更容易被理解呢?按照“论点→结论→理由→行动”的顺序进行阐述,这就是金字塔图。
“论点→结论→理由→行动”让沟通清晰有条理,按照此顺序的表述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工作交流。
第一步,先找到论点
所谓“论点”就是“接下来谈话的内容是什么”,谈话的中心就成为“问题点”(问题或疑问)。
论点由“情况+问题点”构成。比如我这篇文章的论点就包括:
1.情况:工作汇报时思路不清,表达不流畅。
2.问题:怎样表达才能更容易被理解呢?
第二步,说结论
结论是对论点的回答。也就是说,如果论点明确,结论也会变得容易阐述。结论是用“××是××”这种判断句来表达的。但是在日常口语表达中,经常会省略主语。
比如我这篇文章的结论是:按照“论点→结论→理由→行动”的顺序进行阐述。也就是按金字塔原理加上论点和行动来阐述。
一般情况下,“结论”放在最前!因为放在最后,有时听的人会疲倦。当然论点要在结论的前面。我这篇文章就是这样的。
结论是文章的中心,即使删去所有其他部分也应该保留到最后。
第三步,理清理由
在说服别人时可能觉得理由越多越好,但是信息过多的话,听的人会十分吃力。因此,尽可能地整合相似的信息,把理由分成3组左右(2~4组)之后再阐述。
虽说支撑结论的理由有3个就行,但是如果理由本身缺乏认同感就会毫无说服力。若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补上支撑这个理由的“理由的理由”。
把什么作为理由更让人信服呢?有以下三种:
1.用事实“数字/数据”作为理由,这是最可靠的。
2.用“一般常识”和“事例的积累”作为理由,这是比较可靠的。这种理由很难让人有100%的信赖感,因此,如果信赖度能达到70%~80%就可以作为理由使用。
3.用“已被决定的判断”和“制度/公司内部规定”等某个团体中成为共识的事情,作为理由使用。
第四步,行动
很多时候,结论是以“解决方案是这个”或者“根本的原因是这个”的形式表述的。如果这个结论能够获得认同,就需要注意接下来的行动。
“行动”需要决定自己和对方的任务(也可能是只由某一方承担)。所谓“行动”就是阐述由谁负责在某个时间点前完成某事。
具体在阐述行动时,要分成“自己做什么”和“希望对方做什么”两部分。因为如果没有明确谁该做什么,谁都不会去做。
最后,阐述使用金字塔图作为表达逻辑的理由:
1.将所有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更便于理解和记忆。
2.将沟通内容预先归纳到金字塔结构中,都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
3.使用金字塔图,便于整理语言,理清思路,使表达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