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完了,没有太大感触,大抵是对文章中一些行为的不认同吧。又或许是女人的英雄情节不是特别浓。
但读完一本书,不写点什么总觉得是对此书的不尊重,所以还是决定留点印记。
1
世间有天下大义,有个人小义,《水浒传》传颂的就是一种天下大义,但又可悲的是生不逢时,奸臣当道,君主懦弱。就算以天下为重,呕心竭力的付出全部,甚至生命,也换不回来对等的回报。
“回报”?108位梁山好汉应该从来没有想过要回报,而世人也只能为之叹息一声“唉”!
千万功绩,无数不眠不休征战沙场的日夜,无数生命的消逝,无数平原山野中的血流成河,在应当功成名就的时刻,却战胜不了奸臣的几句谗言。付出与所得的不对等,血流不止的伤口等不来一济止血良药,得到的是奸臣们把伤口撕开,让之由血变成脓溃烂无医,寒了无数将士的心!
宋江这种:“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的思想,虽然得到后世传颂,但在我看来,却不是一位好的领导人。看不清时事,认不清现实,负累众多弟兄,是一种愚勇。
宋江这样的人,可谓是政治老油条吧!一面表现他的仁义道德,天下大义,一面不断的陷害别人,让他们无路可走,只能被“逼上梁山”,为他卖命,落不得一个好结局。
2
《水浒传》众多英雄经历三次大战,留下了108位铁铮铮的好汉形象,给世人传颂了一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保家为国的精神,为后世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108位好汉上梁山的方式各有不同,也大体相同,很多都是因为奸臣当道,被污陷,被谋害,或者为了救人,或者舍身取义,几乎每个人都是被逼上梁山。
而很多人被逼上梁山的方式与众不同:被自己人逼上梁山!看到这些被自己人逼上梁山的,我表示无法理解他们的内心。他们怀着何种心情来融入这个集体?又是怀着体何种心情来舍身为集体付出?
玉麒麟卢俊义,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家大业大,生活美满,却被宋江、吴用等人及计骗上梁山落草为寇。
霹雳火秦明,在攻打清风寨时,被宋江、花荣活捉,为了断他的后路,宋江等人不惜让人假扮秦明烧杀抢掠,导致秦明一家老水被官府杀害,无奈之下,被迫落草。宋江这一手借刀杀人,让秦明无可奈何!
金枪手徐宁,原本是禁军金枪班的老师,工作体面,生活美满,结果被汤隆赚上梁山,宋江让汤隆和戴宗前往东京,接取徐宁家眷。汤隆身穿圈金甲,冒用徐宁之名,在途中劫取钱财,断了徐宁的后路,只能留在梁山。
一丈青扈三娘,自己全家被梁山杀死,本来应该是不共戴天之仇,却被逼落草梁山,让宋江赐给王英,全了宋江对王英的一个诺言。
最让我不敢苟同的是朱仝上梁山的方式,看到让人气愤到无话可说。难道只有梁山的大义叫义,朱仝自己心中对国家的忠义不叫义?为什么一群好汉,会为了逼一个不愿上梁山的恩人上梁山,会作出杀害无辜稚子的行为?就好像一个人,明明走的是一条正确,这条路和大家的目的一致,道不同但志合。宋江他们偏要逼这个人与他们一起,走一条崎岖山路,为了逼他与自己走一条路,不惜违背良心道德,不惜一切代价!
美髯公朱仝,是一个正义之人,为了正义知法犯法,站出来解救英雄好汉。先放了晁盖,后放走了宋江,再后来冒死放走了雷横,这样的人,本应得到梁山好汉的感激。却不然,他被自己人生生的逼上梁山。他是最不愿上梁山的,他心底有对国家的忠心,有大是大非的观念。朱仝被罚之后是幸运的,在沧州当差,深受沧州知府的信任,知府把自己的爱子交给朱仝看管,这样的朱仝有看得到的未来,他不久后会因为他的表现升迁,会名正言顺的为国家为百姓出力,得到应得的尝识。然而,七月十五盂兰盆大斋日,雷横抱着小衙内看放河灯。吴用,雷横到沧州,劝朱仝上梁山,被朱仝一口拒绝!他只有一个愿望:复为良民!他的拒给中对国家的拳拳忠心溢于言表。而吴用、雷横在劝说无效后,让李逵把小衙内劈成两半,把一个无辜的小孩残忍杀害,逼得朱仝毫无退路,在愤恨中被“逼上梁山”。
3
什么是“义”?保家为国是义,那杀害无辜呢?什么是“情”?兄弟聚义是情,那父子兄弟妻儿的情呢?
《水浒传》中,把各种情,义,恩,怨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对他们保家为国的大义爱不起来,又对他们为大义舍小义的行为恨不起来。
《水浒传》一方面揭露社会的黑暗,朝廷的腐败;另一方面大概也是想告诉大家,警惕身边那些满嘴满心仁义道德,却在背后不断陷害你的人吧!朝廷腐败有规则可循,规则行不通时尚有潜规则,而这些人会让你无路可走,只能被逼着走一条他想要你走的路。他们发起狠来,你就真的无路退了!
这大概就是作者施耐庵想告诉世人的东西吧!
[无戒365天写作训练营第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