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指数:★★★
作为一个旅行公众号的主笔,因为经常要写游记,所以学习怎么写游记是一项必要功课。可看过的游记书籍越多,就越感失望。就像我之前文章说过的,市面上的书大多是流水账或者景点的拼凑再加上泛滥的感情,实在是不忍一读。偶尔有还算不错,勉强及格的大多也是历史类,很少有人能把单纯的游记写的妙趣横生,笔下生花,令人爱不释手的。
一般的套路接下来的一句一般会是,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可惜,并不是。但瘸子里面拔将军,这本游记相比其他粗糙的裹脚布,绝对算是好的了。
高材生傅真(作者)辞去英国高大上的投行工作,与毛铭基(傅真老公)开始近2年的旅行,本书描写的是她在印度、泰国、缅甸、老挝等亚洲国家的故事。免不了游记的狭隘和臆想,这本书仅是一家之言,片刻的体验而已。
不过,就像我说的,还算值得一读,大概有下面三个原因:
一是本书胜在诚恳,没有那么多滥情和假假的抒情,诚恳的记录自己一路旅程。同是辞职间隔年的所谓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人,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写出来,正如旅行中的美妙与奇遇,而刻意忽略了那些内心的阴暗和路上的腌臜。傅真不在乎这些,只是诚恳的分享真实的感受:
一直都喜欢去脏乱差的地方旅行,除了好奇之外,我不得不承认这也出于某种虚荣心。我想要亲眼见证极端的贫穷、混乱和苦难,我将它们视为某种必要的经验——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深刻的、见多识广的人所必须拥有的经验。
追求参差多态的生活是我存在在这个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话是这么说,但面对现实生活,又很难真正做到。小老百姓的基本诉求是填饱肚子,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精神什么的离开钱都是扯淡。不乏存在没有入世就勘破红尘已出世的人,只能说我自己境界不够。
我从不否认在平行世界里存在着很多种可能的生活,彼此之间共存,互不相扰,和谐平等。就像书中提到的人物梁子,Michael,登志工君;我生活中认识的朋友小安,一山都是这样。有人追求“成功”,有人追求内心安宁。想起几年前一个离职跑去云南的记者写过一句话:“世界上成功人士那么多,为什么我就不能踏踏实实做个废物”。
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因为世俗的尺子在这些“异类”的眼中并不适用。对于这些朋友,我是佩服、敬仰的,但不羡慕也不会这么做。这个世界,只要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的一生负责到底,那么选择哪条路都和别人无关。
二是静心思考,内心大段的独白。
不像其他游记注重景点的走马观花,她更注重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这绝对是加分项。
女性可能就是比男生更敏感,对周遭的世界有更深感知,所以细密的文字慢慢的编成一张网,网住所有的情感,一点点都不遗漏。这样写的好处是有代入感,但也是这张网,有时候让我憋的喘不过气,描述的太过琐碎太过细致,有时候让人烦躁,读不下去。虽然文笔一般,但向内的拷问和追究确实是一般游记不具备的。而且这些感悟是真实而自然发生的,比如文中写到:
“我既看不惯中产阶级的虚伪、做作和优越感,又忍受不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无知、粗俗和缺乏教养。”
这种矛盾广泛的存在,不仅是他们,还有读书的我们。其实没有说出来的话还包括,向往中产阶级的物质和优越,而且也在向这条路上奔跑着。我们总是会成为我们讨厌的那个人,也许,这句话才是一针见血。意识到这一点,其实我并没有感觉很大的震惊,因为其实内心深处一直都清楚,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一次长途旅行,其实99%的人也就是梦一场,并不会有太多的改变,Gap year也就是助你谈资而已,如果你的内核没有变的话,如果你没有深刻的反省的话。无疑,傅真确实通过这场一年半的间隔年做到了确实的改变,成为专职作家。这是一条出路,但从这条路上脱颖而出的千里挑一。普通人,还是想好再出发吧。
三是文中偶尔蹦出的金句,令人叫绝。我一向是个对文笔挑剔的人,所以才下了整本书文笔一般的结论。但阅读的间隙偶有漂亮句子蹦出来,算是弥补了一些这方面的缺憾。
“所有的美都是伟大的奇迹,所有的平淡都蕴含着诗意,所有的挫折都变成了花絮,所有的人都是对的人,所有的时刻都是对的时刻,所有的事都是唯一发生的事。”
其实,最令我羡慕的不是她的旅行,她的经历,她的内心,而是她的身边有一个和她一起并肩的人。如果还有梦想,我也希望有一天和我的她来上一段迟来的间隔年。
用庄子的一段话来结尾,也是这本书题目的出处:“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