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认为人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都是遵循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即“人是理性的”,如果我们做出的行为不符合这一原则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推动着我们,直至我们做出那“最正确的选择”。在这一基本前提下,经济学家产生出各式各样的理论与复杂的数理模型,希望推导出在理想状态下,这个经济社会是怎样运作的。可在《怪诞行为学》一书中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与例子向我们揭露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不都是理性的,各式各样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非理性才是生活的常态。
这本书里每一章节都以问题开头,接着通过展示再现生活中的场景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我们的思考,又通过几个实验来解释非理性现象背后的原因,作为一名行为经济学家,作者通过进行真实实验而不是闷在实验室,分析数据,建立数理模型的方式进行研究,让人耳目一新,也让经济专业的我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另一条路,开阔了我的视野。
在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便是市场价格由供给和需求所界定,这两者相互独立,人们的购买意愿即需求来自于消费者自身,我们无法进行干预。这看起来十分合理,可在本书的开篇作者就反驳了这个结论:人们的偏好和购买意愿是很容易被操控的,我们和幼鹅一样会紧紧地跟着“鹅妈妈”——第一次购买的价格而决定我们接下来的购买行为。而第一次的价格很大程度上与供方有关,广告价格、促销、产品宣传,这些统统来自于供方,他们塑造了我们的印象,让我们觉得这件商品应该卖出这种价格。就像黑珍珠昂贵是因为它在珠宝的展示橱窗里为人所熟知,周围的宝石衬托着它,让人们觉得它也应该拥有同等的价值。需求并不完全独立于供给,我们并不能理性认知到我们真实的偏好或需求的大小,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动摇传统经济学基础的事,这样的论述在这本书中比比皆是。
除了对价格偏好的研究外,书里还研究了很多有趣的事,比如免费拥有着巨大的力量、在公司里可以少谈一点规则多谈一点温情——给员工多一点福利而不是金钱奖励会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又或者我们要怎样才能解决拖沓(这是我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预期是怎样形成的及它的力量……普通的行为背后藏着十分有趣的原理,在不知不觉间这本书就读完了。除了能在生活中帮我们识破一些商家的小骗局,规范一下我们自己的行为外,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作用,是让我重新认识了经济学,就像前面说的真正的人并不是理性的,原先经济学家建立的理论基础也并不正确,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经济学被完全否定,正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并不是推翻牛顿的经典力学。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将传统的经济学与他所研究的行为经济学进行了比较,他说传统经济学不相信世界上有“免费的午餐”,而行为经济学家相信这世界上存在免费的午餐——既然人们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理性,是有缺陷,存在改进空间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工具、方法、政策减少决策失误,使我们心想事成,让所有人“共赢”即给各方带来净效益。除了市场之外,我们可以主动采取措施来改善我们的行为。
现在让我来回答题目中的问题——我们不是理性的,但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手段让我们变得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