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一篇讲工作价值观的文章,觉得讲的很好,转载)
一周的培训,听到很多学到很多也想了很多,很感慨,有几点感受原本写给自己,也想跟大家分享。作为一个半老新人,需要学的很多,也希望跟咱们新一辈+前辈们热烈探讨,欢迎交流和拍砖:)
1.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适合我们的。
在过去几个月的工作中,招聘是我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在浏览了几百份简历、直接间接面试近三位数候选人之后,我曾经有很大的困惑,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合适的。很多候选人各方面看起来都不错,业务水平有良好记录,也不乏挥斥方遒之士,但是却始终距离这扇门还有那么一点点缝隙。我们一方面热切的需要更多小伙伴的加入,一方面又丝毫不退让的谨慎匹配那份不容易言传的“味道”,这样的坚持,价值几何?
在大多数人曾经的职业体系里,有一种说法是,为人之人生观价值观不尽相同,但是只要在有限系统下,能够完成工作,提供价值,所谓江湖传说的专业化,就足够。能够遇到同道,是幸运,要珍惜;不同道也不遗憾,不同谋亦可以同事。可是这种“专业”,在此刻,遇到了更高段位。
几个月和大家的相处,加上这几日的点睛,让我真正有了明确而生动的画面感,那个在心里萦绕的带着纱的朦胧,越来越清晰起来。
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用逍遥子的话来说,这一群人,对“真、善、美”有信仰,用一种“简单、直接、信任他人、始终怀着好奇心”的方式来一起做一点有价值的事儿。理想主义,百折不挠,天真而倔强。
不是因为我们标榜自己,也不是因为我们挑剔,更不是因为我们固执。一切,是因为我们所做的事儿,所正在走的道路,在迷雾中探索方向的旅途,那些完全没有先例可循的突破,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快乐无畏的一路走下去。如果你喜欢一眼望得到三十年的安稳,如果你无比热爱规范条框的指南,如果你享受波澜不惊的平缓,如果你没法从团成一片麻的混乱里看到乐趣,如果你撞了南墙需要心灰意冷个三五载才能缓过劲儿,如果你的世界自己最大。。。。。那么,真的,你并不适合这里,即使勉强来了,也定是会哪儿哪儿都不得劲的难受。毕竟,人生那么短,能够找到自己舒适而妥帖的所在才是走得长远的归宿。而我们这群人,恰恰把背着行囊出发寻找未知,把帮助他人把梦想吭哧吭哧的实现当作自己最来劲的鸡血,想到能把大世界一小点一小点的变美好就兴奋的睡不着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当作了自己最妥帖的comfort zone,并且乐此不疲。
当然,今天的世界,无论做任何事,对于格局、视野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专业化的人才,是我们继续披荆斩棘必备的好战友。但是比专业化更高的要求,是无论你专业的多牛,都能有一颗平常心安详的看待,看待周围的人,看待手中的事。沉得到地面,才听得到遥远大地传导的震动;沉得到水面,才觉得出波澜渐宽;沉得到脚下,才能走得到远方的非凡。
坦白讲,这样的一群人不是贴了标签都奔着标准模型努力就匹配得了,更多的时候,这份赤诚和乐癫,与生俱来。
很幸运,我们已经遇到了彼此,也由衷的盼望,与更多的我们相遇。
2. 战略要回归用户价值
一直听到关于战略的讨论,说到底,都是要回归用户价值。我特别认同“所有仅仅依赖互联网解决信息对称性问题的业务在未来都会消失”这个判断。常常思考这句,会帮助我们在做业务时候跳脱眼前利益,看到未来,用大图指导我们的思路。到底这个项目,这个产品,这支广告片,给用户带来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的背后一个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happy&health的远方么?希望咱们团队都能认真的把“用户价值”铭刻在自己每一天的工作日志上。
3. 关于觉知和创新
这两个词听起来风牛马不相及,我却突然很想把他们放在一起。
听老王谈绩效和团队管理的时候,有很多生动鲜活的例子分享。一路听下来,“觉知”这两个字就一直飘在我的脑子里。任何人与人、团队成员的相处,都离不开彼此的觉察和知晓。怀着觉知之心,就会更体察身边人的情景,就会更理解所有现状所有行为背后的原因。当你面对一件无法理解的事儿,面对一个看起来莫名其妙的同学,别急,深呼吸,让自己静下来是开始觉知的重要的前提。更多的倾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感同身受,才能一起找到出路,柳暗花明。不仅是团队,这样的原则,对与家人相处也是四海皆准。一个彼此体察,彼此懂得的团队,才能筑起强大的信任基石,才能踏实的互相摔打,背靠背冲锋。
修行的人说打坐的时候听得到空气流动的声音,世界丰盛安详。知觉亦是,当知觉成了习惯,常安静常倾听常懂得常了解,许多信息都能丰沛,无论业务还是组织都有机会眉清目秀,需求和未来往往更可见。这种时候,创新就成了水到渠成,当我们要求自己发现机会的时候,坐下来、听和想,走起来、看和学,跑起来、试和做,即使一次没有山重水复,总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好像我们所有眼下的业务一样,发生的自然,联纵的合理从容,每一次,都是跬步千里。
还有最重要更重要核心重要的,请大家都身体健康,只有健康,才有快乐和奋斗的很多。
感恩有缘,愿每一位春雨好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