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看很苦、很真实,又富有文学色彩的故事,推荐毕淑敏的两本书:《红处方》《女心理师》。作者是学医出生的,写了两个主线挺好的故事,当中《红处方》更胜一筹。现实比她描写的还精彩~
我是高中开始看毕淑敏,我长期觉得她的文字更适合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高中生。
下面先说毕淑敏文字的浮夸。
她的文笔,如果和张爱玲比,叫小学生式激昂的文字,用力过猛而没戳到要害;如果和吾爱王小波比,叫普通如家庭妇女练笔式的文字,又红又专却不够让人印象深刻。
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没有愤怒的人生,是一种残缺。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信仰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愤怒是我们生活中的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小喜小悲缠绕着我们,我们便有了太多的忧郁。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越来越少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见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孕育极大张力的愤怒。
——毕淑敏《珍惜愤怒》
再来看一段文字:
深夜酒足饭饱离开簋街的人没有一个知道,路口某家烤鱼店的一个年轻服务员是全北京最寂寞的人。每天半夜到凌晨,客人很少,无聊之际,他在昏暗的电灯下练就一样绝活:每次将一只透明的一次性杯子隔空扔到桌面上,总能将空中飞的苍蝇扣在杯子下,有一次他居然捉住了5只,然后把它们放走了。
“这些时运不济的居民身份复杂,很难一一分辨清楚。人民医院附近的地下通道里,住的多半是为孩子看病的外地父母;西单附近住了很多流浪歌手;靠近中央电视台和中纪委的两条路旁,冬天夜晚用塑料薄膜或破旧军大衣挡住霜雪的,大多数是偷偷摸摸的访民。”
——某资深记者
这样一对比,应该可以看出区别了。毕淑敏的小说、散文都有点像演讲稿,而且是中学生的演讲稿。中学生写东西才喜欢用比喻,喜欢用排比句堆气势。
作家的文字常常都是一开始一味追求华丽、磅礴的语句,后来慢慢朝着“冷眼热肠”的方向靠。“冷眼热肠”,以看似平铺直叙,犹如白描的文字描述极富张力的内容。
“繁华落尽见真淳”。读者读的东西多了,也会慢慢对前一种文字感到厌倦,转而追随第二种文字。
对比阅读毕淑敏与海明威,你会慢慢知道海明威受到追捧的原因——成年人是一种非常追求体面的动物,每一种的情感都要隐而不发才兜得住这个物种变化万千的内心。未爆发的火山比已爆发的火山有张力多了。
所以我说,中学生会更爱毕淑敏。
那我们是不是就应该跳过她直接阅读“冷眼热肠”式的文字呢?不建议。有佯装老成的嫌疑,而且会武断批判该类文风,因为品不出来。
文字用力过度而有幼稚的嫌疑,是毕淑敏最大的弊病。
《红处方》带给我一些惊喜,因为毕淑敏拿掉了这个毛病。
你见过瘾君子吸毒时怎样用锡纸卷起粉末吗?你知道他们把毒品注射进血管的时候,充满渴望、满足、突然闪现一丝绝望的复杂神情吗?你见过重度瘾君子如骷髅一样仿佛一阵风就可以吹跑的身体和带着异样色彩的目光吗?你知道“毒宝宝”(瘾君子产下的婴儿)有多古怪吗?
我见过,知道。
所以,《红处方》让我感到惊喜。它不是那种冲上来就劈头盖脸的批判,而是一点点剥开,让你真实地看到那个人群的状态,可以说是十分精彩。
这种精彩与毕淑敏的阅历是不可分割的。她和冯唐一样,是学医出身。她,50后,一个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
《红处方》讲述的是戒毒医院的故事,当中应该包含了巨多毕淑敏的职业经历。
《女心理师》讲的是女心理师的成长故事,尽管富有文学性,但也饱含专业知识。
不过,《女心理师》的文笔非常浮夸,和她的散文风格类似,我甚至觉得她的文笔把故事的精彩性都削弱了。《红处方》不是,《红处方》的文笔很简单,只有大概50字让我感到不爽和出戏,其他部分,丝毫没有抢故事的风头。
总的来说,我中意的不是毕淑敏的文笔,而是她的跨学科阅历为文学带来的题材精彩性。
PS:如果你希望了解心理咨询、戒毒方面的知识,我建议你阅读《女心理师》《红处方》,比市面上作为“生活类”书籍出现的书更具文学性,更好看,专业度也不差。高中、大学新生可以读一读她的散文。
————————
作者:编辑伍小仙,坚持阅读与写作,说真话,不装X。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