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琅琊榜》的死忠粉,我已经不记得重温了多少遍电视剧了,而小说,次数也只会比这更多。
林殊无疑是这个故事中最耀眼的存在,智谋无双,运筹帷幄,纵然从地狱归来,赤子之心依旧。他是不幸的,一夕之间,从金陵那个最明亮的少年,变成被亲舅舅屠戮满门的幸存者;但他又是幸运的,虽然已经变成阴诡地狱里搅弄风云的梅长苏,但是依旧有着强大的团队力量支撑着,在远离庙堂的江湖,有蔺晨、飞流、卫峥、甄平、黎纲、宫羽、晏大夫这群人紧随其后,在朝廷,有蒙挚、霓凰、靖王、静妃等人随时准备为他赴汤蹈火。他是最典型的主角,作者为其开的金手指,也是典型的。
《琅琊榜》之所以吸引人一品再品,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里面每个人物都如此的鲜活立体,在为赤焰雪冤的征途中,林殊是主角,但是每一个配角,独立展开,也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宫羽、蔺晨、飞流,甚至黎纲、甄平,他们不是脸谱化的,有时候我感觉,其实在另一个时空,这些人是真实存在的,琅琊榜其实只是从某个角度告诉我们一段故事而已,里面的芸芸众生,岂是你一个角度就能窥得透的。
今天我不想说林殊,我想说说静妃。她在群芳争艳的后宫,容色委实不算突出;医女出身,更是没办法跟皇后、越贵妃的门第相提并论;至于宠爱,我想,也许是她在服侍宸妃时候偶然承幸才会有景琰的出生,她与皇帝,或许真没有过爱情。
她是随遇而安的。入宫三十年,位份虽然低微,但是她一直都安然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儿子不在身边时,她种花、晒药草,调香,绣香囊;待到儿子入宫看望时候,洗手作羹汤,儿子出宫了,再准备一盒亲手制作的点心让他带出去。那么高的宫墙,虽然困住了云游四方的脚步,却没把她悠然自在的心困住。我想,如果林殊不回来,景琰不夺嫡,她也会安然到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太妃吧。
她是睿智而柔软的。面对儿子,她一贯淡然的脸上会露出慈祥的笑容,母子相处如同民间普通的人家,儿子寡言,她话亦不多,但只要两个人在一个屋檐下,那种温馨的感觉会如水一般蔓延开来;可是她又如此聪敏,仅仅凭《翔地记》寥寥几句批注和儿子对梅长苏几句只言片语的评价,就猜到梅长苏的身份,更难得的是她发现后对林殊不动声色的关怀,她知道林殊不易,她不言不语,却已经坚定地准备助他一臂之力。聪明的人从来都不难寻觅,难的是能轻易洞察人心却又懂得对方。
她是那一缕绕指柔。看似不争不抢,却轻易将梁帝的心拉到自己身边。皇帝说“这么些年冷落了你”,她却“只是淡淡一笑,仿佛根本不萦于心一般,仍然认真地揉拿着梁帝发酸的脖颈肩胛之处”。多疑的梁帝总是会喜欢帮扶那些柔善的人,静妃深谙此道。皇后羞辱她,她以退为进,反将皇后一军,还顺势把越贵妃拉下马。古人云,上善若水,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我个人觉得,一个人的品德如果像水一般,那相处起来一定很舒服,但如果她以此作为武器,我觉得这就是无敌了。以柔克刚嘛,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智慧,我一直坚信这是对的。
她是心思缜密的。从大的方面说,如果没有她的周密安排,也许林殊金殿鸣冤这一戏码就夭折在夏江和越妃的阴谋下。从小的方面说,她可以从侍女小新的言语行为中,判断出小新的细作身份,并就势设局,扳倒誉王,事后,再留小新一命,讲真的,我当时看到这里都快气死了,气她为什么圣母,为什么不让梁帝把这个小丫头杖杀,后来才发现,原来她是为了让景琰和林殊消弭嫌隙,留小新当证人用的。即便知道了她的目的,我还是心有忿忿,果然我即便是一颗看客心,也没办法达到静娘娘这样仁慈而缜密的境界。
可是呀,触及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的,不是她的随遇而安,不是她的睿智柔软,不是她的上善若水,也不是她的心思缜密(即使我承认,在上述方面,我其实也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是她的隐忍而长情。那段隐秘的单恋,我想,除了我们这群看客,剧中应该无人知晓吧。
在某一次受医霸欺凌中,那个少年从天而降,将柔弱的小医女解救出来。少年只是路见不平,可是也许是当时阳光正好,少年的笑容正好,猝不及防的,就撞进了小医女的心底。彼时他已有心上人,那她就不再打扰;他心爱的妹妹嫁给皇帝,她就自告奋勇进宫护她周全;他有了儿子,她视如亲子;他含冤而亡,她助他儿子沉冤昭雪。从身份低微到万人之上,她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依旧明澄如故。光阴如水,姹紫嫣红开遍,但是在她心里,最美的依旧是记忆中那棵如少年身姿一般挺拔的石楠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