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没什么天生一对最般配,也没有人能永远活在火辣、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之中,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习接纳和放手,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这是我最近参加了一次亲密关系工作坊,给我关于亲密关怀最深的感受。
先从一个案例开始我的复盘吧。
小刚和小情深爱彼此,但在住在一起后,小刚越来越受不了小情总把浴室弄得一团糟。有一天小刚实在受不了了。
小刚:小情,说过多少次了,用完浴室之后要收拾干净!
小情:我会收拾的,你不要那么着急嘛!
小刚:收拾浴室会花很多时间吗?
·······
小情:小刚,你不能这么自私,你总是希望每件事都按照你的方式。
小刚:把东西乱丢的人可不是我,你简直把浴室变成了要命的跑道。
这样的争吵是不是很常见?
01 原生家庭
在伴侣关系上,我们常听到的就是这些似乎已经上升为真理的俗话:
关于夫妻争执的态度:夫妻就是铜锅碰铁刷,哪有不磕碰的;
关于夫妻争执的原因:一个巴掌拍不响,谁都有过;
关于夫妻争执的解决办法:床头吵架床尾和;
……
但在工作坊中,来永旭老师提到了这是一种因果关系。
小情和小刚吵架的原因表面看起来是因为小情没有收拾浴室。但要想我们更要了解小刚和小情有过什么样的生活经历。
小情在严格的家教下长大,她的双亲命令小孩必须听话。比如,父母发现她把玩具乱丢,就会把她的玩具丢进垃圾桶,而且没收她所有的玩具,一个月不准玩。慢慢地,小情深信自己是父母的负担。在和小刚在一起后,小情又再次感受到小时候被严格要求的痛苦,让她忆起伤心往事。
小刚出生在一个多孩子的家庭,他小时候一直觉得自己说话没人理。因为兄弟姐妹很多,他说什么,别的兄弟姐妹一插嘴,就没人注意到他了。而且父母因为孩子很多也照顾不到他,所以他经常会觉得自己被忽略。当他的要求多次被忽略,就触动到了他童年的那段伤痛。事情的真相就是小刚和小情在试图控制对方的行为,借以控制过去的创伤。
所以,在每段亲密关系都会遇到困难,而每个问题的背后,都伴随着某种情绪的伤痛。就是这种伤痛,导致争吵、批评或相互指责。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却纵容自己任意发怒,这将会导致两人的感情渐行渐远。从表面上看,争执的双方似乎往往站在相对的立场,但事实上,所有的争执都起源双方各自的痛。只要能察觉彼此的问题,他们就能化争吵为理解。
02 爱情三角形
在亲密关系中不得不提及爱情关系,有一种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包括了:尊重、理解、愉快、珍重、分享等。
承诺,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见了对方,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其它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
承诺:简单来说就是一方给予对方的支持或承诺。短期来说就是做出爱不爱一个人的决定。长期方面则是作出维护这一爱情关系的承诺,例如:忠诚、责任心,患难与共、至死不渝。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
03争吵后的修复
在人际沟通中有一个现象,我们常常把理想中的事物同现实做比较,比较后发现差距,差距背后产生了期望,有了期望就期待改变,但往往改变带来的却是伤害。
现实---理想---差距---期望----改变-----伤害
举个例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对梦中情人的要求变得愈来愈复杂,你的期望越来越高。
我们姑且将你看上的那个Ta称为准情人,这个准情人一定是你在潜意识中选出的和梦中情人最相似的,然后就着手将Ta塑造成为你心中的理想伴侣。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用明说和暗示来改造自己的的对象。明说就是直接告诉对方你应该怎样。如果不想明说,在伴侣没有满足你需求时,你就得靠肢体语言来表达你的不悦,比如不说话再加上难看的脸色,通常就能达到暗示的效果。
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如果一个人感到失望、愤恨,一定是因为伴侣没有满足Ta的需求。这种反应通常来说是因为Ta内心缺乏爱(如果我们需要某样东西,一般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Ta幼时没有从父母身上得到足够的爱,就希望从伴侣身上得到,如果Ta还是没有得到Ta想要的,只会让Ta从前的想法牢不可破:没有人爱我,世界没有爱!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应当学会觉察、接纳、表达爱。
我们需求别人来爱我们,实际上意味着自己心中缺乏足够的爱。而如果你能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伴侣身上,你就能在自己内心深处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事物。
不要期待改变对方,而要改变自己。
摆脱了需求的束缚,你就能感受到纯粹的爱。另外,学着接纳你的伴侣,也能让你学习到接纳本来的自我,而不再认为你得需要什么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完整。
如果我们执着于期望和要求,那么,我们寻觅真爱的任务注定会失败。而你终究会发现,你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甚至愤恨。
工作坊中还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同,来永旭老师说到:我们学习或者寻求心理上的支持,但往往答案就在我们心中,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心理咨询师不是治愈,而是陪伴、共情、共融和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