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欢吃蜂蜜的人,经常会抱怨:为什么想买一瓶好蜂蜜这么难?
如今市场上,天然好蜂蜜的比例很少,就连所谓的进口蜂蜜也不见得真。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呢?
今天,秦岭一白就来分析下:好蜂蜜是如何被劣质蜜淘汰的?
先说一个历史故事:公元前200年,西汉的贾谊发现:市面上流通的钱币,几乎全是纯度低、成色差的劣质金银。而成色品相都不错的足额货币,每次发行不久就消失了。
贾谊不禁感慨道:“奸钱日繁,正钱日亡”。
2000多年后,我们买东西时依然先将污损的破钱花出去,把整洁的新钞票留在钱包里,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理论。
这和真假蜂蜜有关系吗?当然有!看到文章结尾处,你就会明白人性千古不变的道理。
市面上所有的流通商品,无非就两个出发点:
1.我能提供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比方说天然食材,只能由自然提供。
2.消费者想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比方说工业食品,可以由人工生产。
如今技术发达,越来越多本应自然成熟的食物,都逐渐转化为半工业食品。连米面粮油和蔬菜瓜果都被改造了,更何况大众熟悉的蜂蜜呢?
但是,天然蜂蜜除了效果比工业蜜好,其他方面都远远不如假蜂蜜。
一、品相
1.天然蜜:看过秦岭一白往期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天然蜂蜜每批都会有差别。不同地域、蜜源、气候中酿造的蜂蜜,感官体验绝对不一样。
看到不同颜色、气味、口感、结晶等外观区别,很多消费者会犯嘀咕:怎么这次买的蜂蜜和上次不一样呢?不会是动手脚了吧。
2.工业蜜:全国各地生产的蜂蜜都差不多,不一样的蜜种也看不出啥区别。要不是瓶子上的标签,老师傅都看不出是哪种花的蜂蜜。
这些蜂蜜有个共同点:包装精美、色泽漂亮、质地浓稠、几乎很难看到结晶变化。但这种稳定统一的状态,能给消费者带来“质量安全感”。
换个思维:河里的鱼会一样大吗?树上的果会同样甜吗?
自然之物永远是有差异的;
而人工产品只能复制雷同。
二、心态
1.天然蜜:如今投机取巧的人很多,能坚持用心做好蜜的人太少。而这类人大都性子直、脾气倔,最大的缺点是不会奉承迎合消费者。
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蜂蜜品质上,而且对自己的蜂蜜过于自信,总觉得是靠品质征服消费者,不屑于说好话或讨价还价。
2.工业蜜:所谓工业蜜并不是特指厂家蜜,而是销量很大的蜂蜜。因为他们“克服”了蜂业小、散、乱的天然特性,实现规模体系运作。
任何蜜种一旦规模化,首要任务便是急需扩大销量。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包装、广告投放上,为卖货而制定的迎合话术简直比蜂蜜还甜。
其实,产品就像是人性的延伸。你看那些直性子的人虽然有时不爽,但做事一般比较靠谱。而善于迎合拍马屁的人,干实事大都一塌糊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人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哪里很重要。消费者的目标是买瓶好蜂蜜,而不是想听那些花言巧语。
三、价格
1.天然蜜:秦岭一白写过《一瓶好蜂蜜,到底应该卖多钱》的文章,大略包含意蜂蜜、土蜂蜜、老式木桶土蜂蜜的价格体系。
所有的天然好蜜都是酿造周期长、产量低、人工干扰少,这些接近于浑然天成的品质蜂蜜,价格肯定偏高。
2.工业蜜:各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囤积原料、购置设备、设计包装、广告营销等。控制成本和制定价格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的。
所以,不管是用设备加工的浓缩蜜、调和蜜,还是某些散户的水蜜、假蜂蜜。这些垃圾货色都有个共同点:广告贼多、价格还不一定便宜。
如果到处都能看到某家蜂蜜的广告,这里面不仅包含了大量推广费,还可能混合了其他蜂蜜。
因为,真正的纯天然食材,永远只能做小众供应。
受这三大因素影响,在很多消费者眼里,真蜂蜜远远没有劣质蜜的诱惑力大。但天道是公平的,不论说的如何天花乱坠,但效果只能是吃出来的。
所以,有些人吃了多年蜂蜜,连最基本的便秘都没缓解。慢慢地对蜂蜜很失望,就人云亦云地说蜂蜜都是假的。
如果,从第一步的选择上就做错了,那怎么可能得到正确结果?回到劣币驱逐良币问题:当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所谓的流行就不一定是好东西。
用的东西差点,顶多报废的快一点;
吃的东西差点,那可是要进肚子的。
秦岭一白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还是之前一直强调的观点:
1.我国有着最丰富优质的蜜源植被,但好蜂蜜的整体比例不高,买卖双方都脱不了干系。
2.想吃一口天然好蜂蜜,广告、良心、品牌统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多掌握点专业知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此前的四十多篇蜂蜜文章,肯定能将你打造成半个专家,从源头识破绝大多数劣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