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一群最可爱的人。"
院里的横幅记不清悬了多久,或是只到七月的毕业季,便年年如此。
一溜烟儿的不请自来。
这种"不请自来"总轻易的带来一种恐慌。
少不了离别已作序,思念又成疾的恐慌。
抑或是新年已过半,工作生活的计划栏中,却仍件件待打勾,事事未圆满的恐慌。
闹不清也说不明。总之,那些疲软躁动中的隐疾都在七月一触即发。
01.
夏虫晚来不语,一花一叶皆情。
埋下一颗果核时的满心欢喜,洒下一盆花籽时的小心翼翼,是嗡嗡闹闹七月里的慢节奏。
这种期待新生命迸发带来思想的摩挲,成了每次离家三五日后的悸动,亦成为意兴阑珊里一轮白月。
给未免重复的光景里多了几分聊胜于无的仪式感。
盯着那些一股脑儿冒出来的枝枝叶叶,蓦地觉得生活似是多了一份牵盼和希望。
当然,偏爱这种静默式的叫嚣,也是因为容易让人想起老院里的姹紫嫣红,影影绰绰。
故乡里的七月,是没完没了的知了叫,是葡萄架下的光影驳杂,是搪瓷碗里的玉米榛子,是门前水泥路上的步步回首与相望。
是奶奶用她平静的,平和的,没有波澜,没有涟漪的七月陪我度过的无数个暑期时光。
不经世事的旧时光。
这个老太太的七月,不同于我叽叽喳喳的七月,却相同于她往常的每一天。
随性又通透。随性的适度,通透的自然。
或许是经历了从动乱到和平的年代,跨越了漫长世纪,看遍了浮世生与死。种种原因。
以至于那些日头里,她一个没念过书的人,说出来那么多足矣让我铭记一辈子的话。
她说,工作啊,挣多少才算个头,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最重要。
她说,记得啊,要感谢国家,感谢和平年代,感谢那些给过你帮助的人。
她说,婚姻啊,还是要找个合适的人,喜欢的人,别着急,不将就。
她说,我想你回来,但是看你一眼就够了,你工作忙,我不留你。
她说了很多很多。这些旁人不解不屑不愿听的碎碎念,留在一树梨花半庭海棠的阴影里,留在我年复一年成长的足迹里。
于此间,逢年七月,也便多了一种隐隐然的浪子情怀。
那种情怀,是故乡的诗。是夕阳酡红下,闲庭顾盼的身影。
是庭院的香。是玉米榛子就酸菜的,至味清欢。
02.
琉璃难免易碎,少年安得赤诚。
曾和好友开玩笑: 以前觉凭己之力可以改变很多人和事,后来发现谁也改变不了,只能坚持让自己不被世界改变。
再到后来,才觉就连坚持自己不被改变都太难了。
那份坚持,一不小心就被当做特立独行,在一路前行的人流中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说,你幼稚不明世事复杂;他们说,你年轻不懂入世规则;他们说,你不随大流会被孤立。
他们认为,成熟的表现该如出一辙。
那种趋同,甚至冷漠,甚至冷眼旁观。
仿佛保持足够的“清醒”,是入世者的“智慧”。看透红尘的“不堪”,是聪明人的“标签”。
以至于行走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时常思忖自己是否真的行为怪异乖张,是否真的尚且幼稚。
所幸,在争执疲惫的七月,看到了这样一部影片,不百分完美却也足以温暖人心。在所谓的“法大于情”面前,还是透进来一丝人性的光亮。
电影里张长林说:"我卖药这么多年,其实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那么多人,你救不过来。”
而主人公程勇呢,他痞,他怂,他混蛋,他烂人一个,那么多人,那么多穷人,他或许渺小到谁也解救不了,可面对贫穷的市井泥潭,他却仍选择实实在在的踏入红尘,叩问良心,广播善意。
正如某篇影评里所讲,"“共情”,是程勇这样的烂人成为“药神”的动力,是我们为这部电影落泪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温暖的重要因素。"
这种善意让温暖一路绽放,愈开愈艳。最终在七月里开出一片绚烂,一剂希望。
诚然,这世间所谓的成熟本该如此。却也不用凌云壮志,兼济苍生,家国天下。
但多少要轻盈点儿,烟火气点儿,侠骨柔情点儿,再保有点儿童真。
毕竟,成熟较了真,过了头,也就失了几分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