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看《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读得挺慢的,属于要动动脑筋才能吸收的书籍。
这本书主要讲如何打造让用户使用上瘾的产品,当然其中的方法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比如说怎么才能让自己对学习上瘾呢(难度颇大啊)?
本书给出了一个“上瘾模型“(the hook model):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第一步:触发,引发用户去使用你的产品。
第二步:行动,用户有动机有能力去使用你的产品。
第三步:多变的酬赏,给用户酬赏,而且要不可预期的多变的酬赏,来勾住用户(不明觉厉)。
第四步:投入,让用户在产品上进行越来越多的投入,投入越多,感情越深,越离不开(时间、金钱、注意力等等的投入)。
通过用户的“投入“,就可能产生下一次的“触发“,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
这篇文章先说说上瘾的第一步-触发。
触发有两种,一种是外部触发,一种是内部触发。
一、外部触发
外部触发有四种类型。
①付费型触发
企业付费做广告或者通过搜索引擎做推广都属于常见的付费型触发。
企业借助这些广告来吸引用户,引发用户的下一步行动。
但是最好不要长期依赖这种方法。
靠花钱来拉拢回头客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往往在争取新用户时使用这一招,而把新客户转变成老客户,就要使用其他方法了。
百度因为做这种收费的推广已经影响到企业形象,大家都还对莆田系记忆犹新。只是因为我们的特殊情况,必须继续使用这个引擎。
②回馈型触发
正面的媒体报道、应用商店的重点推荐都属于回馈型触发。
这种触发引起的销量和点击量的上升,往往使企业盲目乐观,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这种触发所引起的用户关注往往昙花一现。
媒体不可能永远给你正面报道,商店也不可能永远推荐你。
所以和付费型触发一样,如何保持用户关注,还是要使用其他办法。
③人际型触发
熟人之间的互相推荐,比如老式的口口相传,微博微信上的点赞、转发等等,都属于人际型触发。
人际型触发可以引发企业所渴望的“病毒式增长“ ,因为人们总是愿意把喜欢的产品和大家分享。
现在,微信和支付宝的应用之广泛,应该没有什么能比拟的了。因为一旦人们开始在网络上进行资金交易,就一定会被这种服务的巨大价值所吸引。
有人把钱打到你的账户,就会使你迫不及待地登录账户进行查看。
但也有一些不良商家,把人际型触发用到违法犯罪的活动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几起传销致人死亡事件,就是利用人际型触发来骗人钱财。这样做的代价,不仅失去民众的信任与期望,而且还会引发更多的违法事件,是不能长久的。
所以,利用人际型触发来使用户积极地和别人分享产品,才是正确合理的使用之道。
④自主型触发
用户自己选择接收的信息。例如你在手机上选择的是否接收推送。
这意味着用户愿意与你继续保持联系。
自主型触发能使用户形成使用产品的习惯,变成产品的铁杆用户。
二、内部触发
如果某个产品与你的思想、情感或已有的常规活动发生密切关联,那就是内部触发在起作用。
情绪是威力强大的内部触发。
如果你不开心了,有负面情绪了,就会想要采取行动来摆脱这种情绪。有人选择上网,有人选择购物,有人选择打游戏。
这些产品能给人愉快的体验,我们渴望从中获得愉悦,摆脱烦恼,而且还愿意把它介绍给别人,愿意一直使用这种产品。
比较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的特点,可以看出,外部触发培养用户的新习惯,而内部触发使用户变成产品的铁杆粉丝。
所以如何安装触发,就需要弄清楚用户在情感层面存在哪些软肋和困扰,深入了解用户的心理。
你的产品要解决用户的情绪问题,要在情感上勾住用户,来达到让用户上瘾的目的。然后利用外部触发,来促使用户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