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的家长课上来了一个小学员,乐乐。
因为妈妈不在家,爸爸要来上课,就带着他一起来了。
启发式提问
我在讲到启发式提问,乐乐爸爸说乐乐在家喜欢玩水,以前总爱用“不”语言制止,发现没用,而且会让孩子情绪很糟糕,大人也烦躁。
后来改用“有效语言”给乐乐提前告知、有条件的许可、清晰而具体地说明可以怎么做,是改善了一些。
我看着坐在地上的乐乐笑眯眯问起来:“乐乐,你很喜欢玩水是吧?“
乐乐说:”是呀,玩水太有意思了。“
我:”嗯,玩水很有意思,很好玩。“
乐乐:”嗯,好玩。“
我:”乐乐,如果我们不能把地板弄湿,可以有什么办法呢?“
乐乐:”去阳台上玩,就不会把地板弄湿了。“
我:”嗯,去阳台上,那还可以选择去哪里,地板也不会湿?“
乐乐:”“去卫生间地板也不会湿啦!”
我:“对哦,去卫生间地板也不会被乐乐弄湿。那如果不把衣服弄湿可以怎么办呢?”
乐乐:”我玩的时候,轻轻的,衣服就不湿了。“
我:”对哦,轻轻地玩水,衣服就不会湿了。“
乐乐:“我玩的时候拿个下水的玩具接在水上,就下去一边了,也不会打湿我的衣服。”
我:“哇,还可以这样,谢谢乐乐告诉我们。”
我继续转过来对家长们说:“所以,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可以用启发式提问让孩子自己得出做这些事过程中如何避免我们不想看到的场景。如果在一开始和他有这样的沟通,孩子心中有数,也会小心,我们也会做到心中放心。也许最后他还是会不小心把衣服弄湿,我们相信他也是尽力了,而不去责怪,给他换干的衣服就好,孩子玩之前有思考,玩的时候有注意,关键是玩的很开心,也没有被责怪,他的良好品质就能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