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笑话:我们不急着买房结婚,等我60周岁,等你55周岁,我们不用上班、不用被生活压力叨扰……。
然后,再在一起,环游世界,坐着摇椅慢慢摇。”
18岁读大学,你的理想是环游世界;
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再去;
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再说;
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
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
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
……
蒋勋说:“人只要活着,就要靠努力生活去换取幸福状态。人总得找些事情做,不然会憋得慌。比起不喜欢的事情,我还是更偏向做喜欢的那些。
国内的酷暑季节,刚好是澳洲的冬季,雨水充沛,草肥水美。
别再犹豫了,找一个心怡的地方住几周,慢慢地,缓缓地,真切地感受南半球这个国家的文化底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旅行中生活,世间百态会像画卷一样展开。快乐往往来自旅行时的发现和心境,很多生活中的奥义和无解的问题,也都会在旅途中迎刃而解。
经常听到很多年轻人感慨,自从工作之后,每天都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别说自己做一顿饭吃,常常连叫外卖的时间都没有。
总想着趁年轻时努力多赚点钱,打造未来的生活和幸福,到头来却根本没时间,或没有健康的身体,来不及享受幸福。
每天忙忙碌碌,辛苦奔波,或许真的应该调整一下节奏,做点愉悦自己的事情。
无论什么年纪,都应该有为世间万物所感动的热情与憧憬。
去见识不同的人,听听他们在路上的故事。
美国的印度裔导演塔西姆·辛(Tarsem Singh),是很多世界级大公司心目中执导广告片的理想人选,价格高得惊人。
他说:“你付出了一个价钱,不是只买到我的导演能力和来替你工作的这段时间,而是买到我的全部精华——
我喝过的每一口酒、品过的每一杯咖啡、吃过的每一餐美食、看过的每一本书、坐过的每一把椅子、谈过的每一次恋爱、眼里看到过的美丽女子和风景、去过的每一个地方……
你买的是我全部生命的精华,并将其化为30秒的广告,怎么会不贵?”
你看,有的人一生浓缩为精华,竟然可以卖到这么高的价钱。有的人一生中鲜少有精华,甚至全都是渣滓,又怎能卖到钱?
一个人会成为样什么的人,归根结底是由两部分决定的:你的生活方式,和你的人生经历。
人生经历包括你交过的朋友,谈过的恋爱,走过的路,旅行时看过的风景。而生活方式则包括你读过的书,买过的花,品过的咖啡,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品牌⋯⋯所有这些,最后都会变成你的一部分,都会沉淀在你的生命中,成为你的一部分,最后成为你。
经常有学生问我,怎样才能像我一样生活?我的回答是:“你谁都不用羡慕,先把任何一个好习惯坚持20年再说。”
真正的聪明人,都舍得下笨功夫,舍得对自己下狠功夫。甚至自律和坚持到别人看一眼、试一下,就怀疑人生。
41岁时不幸牺牲在越南的美国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有句广泛流传的名言:“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意思是,辛苦工作才能幸福生活。同样,他也提醒大家,要像蚂蚁一样工作,但不要像蚂蚁一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