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游侠出身的天子,开创汉家基业四百年
每个人一生的发展都跟他们幼年时的成长环境紧密相关。很多人生长在一个不幸的环境中,艰难的处境迫使他们不得不过早的成熟;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难以体会父母创业的艰辛,更难以了解底层社会艰难的处境;有着很好家境教育背景的人,因为起点好,素质高,更容易在长大以后乘风破浪,在复杂的社会中崭露头角,甚至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刘邦出生在一个平民百姓的家庭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刘邦在家里排行老三,人称他刘季,就是刘老三的意思,可见他连个正儿八经的名字都没有。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曾有大龙盘在刘邦母亲的身上,之后,刘邦的母亲怀孕,足月后生下刘邦。奇阶觉得,这些记载都是汉中央政府的杜撰,为了证实刘邦乃是真龙天子,作皇帝是理所当然。但这些记载都包含着浓重的政治宣传意味,所以奇阶在这里不多做介绍。
根据《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记载,刘邦小时候曾跟卢绾一起读书,所以,刘邦是读书的,但是他并没有在求学在一条路上走多远,很可能是他不喜欢读书的缘故,但我们从刘邦晚年所做的《大风歌》和《鸿鹄歌》这两首诗歌的内容和格局来看,这两首的任何一首都比最喜欢作诗的乾隆大帝的“伟大”作品强万倍了!可见,刘邦虽然不喜欢读书,但悟性很高,他绝不是后世很多人所说的文盲皇帝。文盲是做不了皇帝的,即便是朱元璋这样基本上没上过学的大老粗,在打江山、坐江山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的学习,后来朱元璋的字还写得不错呢!
我们不知道学生时代的刘邦的哪根神经被刺激着了,所以,后来他作了沛公、汉王、乃至皇帝以后,对读书人一直抱以讥讽的态度,他作沛公抗秦的时候,遇见儒生来应聘,甚至把人家的帽子摘下来,当众就往里面撒尿,让来投奔他的儒生甚感羞辱!当皇帝好几年后的刘邦还曾在大学者陆贾面前鼓吹“老子马上得天下”这种论调,博学而善劝的陆贾随即就向刘邦阐述了“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刘邦马上接受陆贾的说法。善于听劝是刘邦一生中最大的优点之一,而刘邦对儒生的偏见也基本上是一生之久。
刘邦长大以后,父亲希望他像哥哥们一样,善于经营家业,勤劳致富,但是刘邦的表现让父亲大失所望,父亲瞧不起这个不务正业的儿子!刘邦有着远大的理想,这是他家里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家里人都希望刘邦把家业经营好就行了,也没有对他有多么高的期望。刘邦在家里又不是老大,不是很受重视,但刘邦不以为然。要知道,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正如《常回家看看》这首歌这样唱到“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多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不但老人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他更希望儿女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少惹是生非。
那么刘邦做什么了,让父亲这么不喜欢?刘太公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是勤俭持家的好榜样,但这个老三,怎么看怎么不像过日子的样子!这个三儿子自从成年以后,就跟一帮市井青年混在一起,舞刀弄枪,游手好闲,还好管闲事,因此常常惹是生非,刘太公夫妇可没少为这个三儿子操心!刘邦不但游走于市井青年之间,还做了他们的头目,时不时领这些兄弟们来家里吃饭,刘邦也没少去大嫂家里蹭饭吃,去的时候多了,大嫂受不了了,心里想,这个小叔子,也不干活,天天带着一帮社会青年来家里蹭吃蹭喝,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
有一天,刘邦又带着他的哥们们来大嫂家里吃饭,大嫂就拿盛饭的勺子刮锅,锅发出很尖锐的声音,大嫂就是在告诉三弟,我这里没饭了,天天来我这里蹭饭吃,还有完没完,不务正业的可恨的小叔子!刘邦多聪明,一看大嫂在刮锅,马上明白了,大嫂这是在赶自己走,于是刘邦愤愤的离开,再也没有蹭过大嫂的饭。这个事给刘邦的印象极深,他记恨自己这位下逐客令的大嫂,以至于后来刘邦作了皇帝,就是迟迟不封大嫂家的侄子为侯,经过刘太公苦苦劝说,刘邦才勉强封自己大嫂家的侄子刘信为羹颉侯,“羹颉”就是刮锅的声音,可见刘邦对大嫂不让他蹭饭吃,记恨有多深,他内心因这件事产生的的阴影有多大!
刘邦虽然流浪于街头,游离于主流生活之外,也不为平民大众所广泛认可。但刘邦为人豪爽豁达、心胸开阔、乐善好施。根据很多的史家考证,他的身份实际上是战国末年游走于山东六国各处的任侠,这些游侠都是披坚执锐的武士,喜欢打抱不平,为人讲究义气二字,他们不事生产,但是常常寄生在大户家庭的门下,比如信陵君养士三千,信陵君作为无双国士,他非常喜欢养士,于是很多文士、武士投奔在信陵君的门下。
刘邦算是一位武士,他希望投靠一位雇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的抱负。刘邦很早就听说过信陵君魏无忌的大名和他的事迹,所以,早就想拜访这位心中仰慕已久的偶像,但是非常可惜,因为信陵君魏无忌的名气太大,功高震主,魏国国君安釐王对信陵君不断的打压。信陵君为了消除国君的猜忌,终日沉迷酒色,抑郁不振,很快自己的身子就垮了下来。仅仅过了四年,在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去世,那一年,刘邦十四岁。
当刘邦十七岁成年以后,想去魏国大梁投奔信陵君魏无忌,不料,信陵君已在三年前就过世了。但刘邦听说外黄的张耳非常贤德,张耳曾经跟随过信陵君,于是刘邦从家乡沛县丰邑起身走了三百多里路,到了魏国的外黄去投靠张耳,跟张耳住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这件事记载在《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所以,刘邦跟张耳之间建立起很深的感情,鸿门宴之前,刘邦跟项伯约为儿女亲家,但是当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他并没有把女儿许配给项伯的儿子,而是许配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也可见他们年轻时在一起的感情有多深,大哥张耳对小弟刘邦的照顾有多好!
除了外黄的张耳,沛县的豪强王陵也曾是刘邦追随的对象,刘邦甘心给王陵当小弟。当刘邦起兵以后,王陵也拉起一支队伍来,并没有归附与刘邦,只是当刘邦集团的规模远远大于王陵的队伍时,王陵才放下身段来辅佐刘邦。沛县还有一个豪强,叫雍齿,这人跟王陵关系很好,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相仿,城里人雍齿瞧不起来自于丰邑这个乡镇上的青年刘邦,后来刘邦作了沛公,雍齿只是表面赞成心里不服,没多久,雍齿就背叛了刘邦,后来刘邦三攻丰邑才终于打下来,因雍齿的背叛,刘邦大病一场,这都是后话了。
刘邦的游侠生活大约从他十七岁持续到三十四岁(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刘邦被迫放弃游侠生活)。这段经历给他后来作沛公、作汉王乃至做皇帝受之不尽的财富,因为他懂得了人情世故,学会了如何营建团队,如何成功的得到人心,总而言之,刘邦当上皇帝,跟他的游侠出身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关于刘邦作游侠的这一段生活,奇阶今后会写专文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