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枣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忘了在哪里看过大致意思这般的话:女的嫁谁都遗憾,男的娶谁都后悔。
张爱玲说的文艺,那是白玫瑰和红玫瑰。对于女人呢,那是两套不可兼得的护肤品,你要补水就不能同时美白啊。
我闺蜜说:你不跟谁过不知道谁不是人。
钱钟书和杨绛相濡以沫几十年,在钱眼中,杨绛一直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看到差距了吧?更多的人和如皮皮所说:男人都一样,女人都差不多。
所以,我们会认为两口子哪有不吵架的呢,不吵不正常啊。还有人说,你羡慕那些不吵架的,他们一有事就是大的,最后很可能得分!言之凿凿,好似真理代言人一般。
在常人眼中,我和先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我们自知:知识多少有点,但绝对不够高级,尤其是吵起架来,他能秒变暴君与混蛋,我能立即化身怨妇和泼妇。书都念那去了呀?别说,这时候广泛的阅读量常常为吵架提供理论支持和事例论据——仅此而已。毕竟有点知识,所以我们一般先是比较文雅的言来语去,继而开始讽刺侮辱对方,再往后就要升级为骂街啦。虽说明白有理不在声高,但在实战中我们似乎都坚信声高必定有理,所谓“理直气壮”吗。
我住的单元一梯三户,感觉我们俩干仗最多。虽然我们结婚已经整整十三年啦,按理说早过了七年之痒、十年之痛了,可我们既没有像有些夫妇那样彼此温和相待,也没有像我的一些朋友同事那样夫妻名存实亡,而是和结婚伊始差不多,那真是饭馆的菜啊——老吵着。难道是因为马上到二倍痒痒期了。先生早就感慨过:咱们这磨合期也太长了吧,都能申请吉尼斯纪录了;咱俩爱得虽然不是天崩地裂,吵得真是轰轰烈烈啊。
其实大吵小吵吵了记不清多少次架,无非是些鸡毛蒜皮,事后回顾起来不是觉得莫名其妙就是后悔耗费那么多心力做此无聊之举,实在是我辈“伪知识分子”不该做的。而且说出的气话犹如覆水难收,那匕首投枪般的话语利器确实伤人伤己,尽管我们是夫妻,但始终是独立的两个人。
近来看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感触颇多,想着要改变自己,为了孩子也该克制,如果为人父母不懂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任情绪冲动肆意而为,对孩子会有什么好影响呢?
吵来吵去,可能真的会累啊。生活方式有很多种,为何要选择这一种?夫妻相处的模式也并非单一乏味,为何不选择和平宁静、求同存异的方式相处呢?最近一次相争,因为听了一位心理学家朋友的话:如果你生气了就一定要让他知道,让他以后知道你有不可触碰的底线。于是我真的愤怒啦,不妥协的结果是先生刚买来的西瓜没吃几口就被他摔了个粉碎,孩子也伤心得要哭。其实有时候我们妥协啦另一半未必不知道 你是出于爱才去包容他,表达愤怒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大喊大叫无疑是愚蠢之举。心理学朋友的话是对的,生气该让对方知道你生气的原因,但让他知道的方式应该是理性的。这是我吵完之后才悟到的。
邻居两户人家比我们或者吵得不激烈或者吵得少得多,一户人家的大哥大嫂已经结婚近三十年,大哥因脑血栓后遗症腿脚不灵便,好在他脾气很好,所以我经常听到大嫂骂他:你怎么那么笨啊,你真是个笨蛋!却从未听到大哥回嘴。另一户夫妻年龄和我们相仿,相处久了彼此熟悉,我问女邻居:我们俩老吵,你们都听见了吧?女邻居说:只听见你们像是在吵架,但听不清说什么。我说你俩真是好脾气,从来没听你们吵过。女邻居说:哪儿呀,我们吵得可厉害啦,我又累又生气,你没见我前段时间都生病了吗?我们只是怕丢人,所以都压着声吵,但有时候也控制不住,你就没听见。说实话我听到过屈指可数的几次,但都以为他们是在教训儿子呢。
不吵架的婚姻未必长久,但常常吵的两个人即使在一起即使过到金婚、钻石婚,久是够久的了,但那些吵架时所耗费的心力是难以收回的、所受的伤有时让你想起来心就被刺痛一下,像陈年旧疾,不知何时就让你不舒服一下。
吵不该吵的架愚蠢,吵没有新意的架啊傻瓜,总是在吵过之后反省,之后又继续一轮又一轮的吵架,就是名副其实的十三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