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是一个时间的符号
那时候,端午节是用味道和色彩来标注的
我们从湖里采回那些比较宽但还没有变硬的粽叶
还有一米左右细长的吊饭草
(那是我们当地的名称,至今不知道它的学名 ,妈妈为了我发文章专门到市场问了一下说叫“马莲草”)
在锅里煮过以后便跟麻绳一样软而坚韧而且清香
粽叶也是要放在锅里煮的
把绿色的芦苇叶煮成微黄才是香软的粽叶
剪去叶柄比较硬的部分和叶尖比较脆的部分便可以拿来用了
用清水泡过的糯米白得发亮
奶奶将这些摆在面前
她将一整束吊饭草绑在椅背上
右手边用清水泡着的粽叶
糯米放在粽叶和吊泛草中间
她坐下来,将两三片粽叶叠在一起,然后
左手的手心按住宽的一端,右手
握住粽叶的中间迅速挽成一个圆锥
右手将糯米放在粽叶做成的圆锥里
再将粽叶多出的部分裹上两圈
脚踩住椅子的下沿
用吊饭草牢牢地锁住粽子的封口
一般包到二十个就会取下一串
奶奶总能准确地计算好糯米的重量和粽叶的数量
包完后放在锅里煮
满屋都是香的
初五的当日每个门的门口都要绑一束艾蒿和蒲草
艾蒿的香气纯正而浓郁,可以击败所有蒿子的味道
蒲草是很浓的臭味,如果不凑近是闻不到的
但我每次都会偷偷将蒲草在手里捻碎,然后
去闻手上的味道,因为那是一种
充满诱惑的有点醉人的味道,你绝对不好意思
当着人的面去闻
那时候商品很不发达,但我们
能从村里的小卖部可以买到雄黄酒,那时候
并没有人告诉我们端午节是要祭奠屈原
我们不知道屈原也不知道《离骚》
不知道历史不知道欷吁也不知道对天对水叹息
粽子从五月初五吃到五月十五再吃到五月二十五
奶奶说是头端阳中端阳和末端阳
艾蒿凉干了就放起来,身上痒的时候煮成水洗一下便好了
这样的日子我们过了很久
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幸福
现在妈妈也包一些粽子
但常常是她一个人买回叶子包好等我们回去吃
我们在粽子的香味里回忆当时的端午节
当时的人当时的绿色和香味
我们家,依然对屈原很淡薄,对过去的日子
对奶奶、对长满芦苇、吊饭草、艾蒿和蒲草的朱湖
很怀念,很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