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轻感冒,喷嚏不断,鼻涕长流,喝药上床,很快睡去。
梦里胡乱遭遇,胡乱着急。
半夜醒来,黑暗中静悄悄的。外间墙上的挂钟认真值班,秒针脚步声轻轻,围着圆心跑着。一圈,一圈。
窗外无车无人,围墙外的路灯在窗帘布的边缘偷偷地露着朦胧的光线。一串紧密的脚步声路过,是一个人吗?一只狗吗?很快,寂静再次吞没了窗外的空间。
昨天上课讲什么了?怎样让描写细腻。前提条件是什么?一个男生不知道,另一个也说不出来。几个女生有体会,说——“观察”。
是的,没有观察,眼前的世界进不到内心。没有内化,如何外现?
这个世界是用来凝视的,不是用来浏览的。不经凝视的世界没有意义。
睡前看了肖培东老师的作文课例,《好久不见》。此题叩问人心,直指心灵沉淀。男神果真是男神,5分钟备课,竟能从容引领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到被漠视的生活,转换叙述视角后,再次发现别有洞天的另一面。
他的课堂打开了学生的视界,将一个叫感动的东西重新安装到学生内心的缺位上。他的作文课开“眼”开“心”,诗意笼罩在课堂,弥漫在学生心里。
估计孩子们终身不会忘记,而且只要记得这节课,就会时时检视自己,不忘回顾,不忘沉积,不忘发现,不忘流连。
或许,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最应该被重新遇见的,还是我们自己。最应该被抛弃的,是麻木,是浮躁,是迷乱,是钻营。
回归自己,躯壳与灵魂才不被自我人为地剥离。
摸到手机一看,3点40。还早。
开灯,看看微信。丰子恺的画美得让人惆怅,陈子昂的孤独让人鄙视自己的不屑,刘禹锡的豁达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悠悠天地间,我的半间陋室亮着不屈服黑暗的灯光。没有照亮一个外人,没有让一只流浪的小狗感受到温暖,但是它让我的小屋明亮,让我心安。
再听秒针,还是不紧不慢。再看窗外,依旧不明不昧。
胡乱地再想一通,乱糟糟。明早去培训,会遇见谁?会看到什么?会听到什么呢?
看看表,4点半。
瞌睡了。
关灯,又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