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游学结束在即,我们从高黎贡到松山,像鹰又像归燕似的在古战场盘旋了一大圈,待可依历史知识的羽毛初试翱翔,就来到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亦是最重要的国殇墓园。
103141位远征军的姓名镌于巨大的石碑,曲曲折折摆了多块,仿佛厚不透光的屏风。漆蓝的字刻,恍若还原这十万青年,生前列队齐整的景象。再一次——不知道是行程里第几次了,感受到抗战史有多沉重。这十万兵,还不是全部。有人姓名与尸首与不可考,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家庭撕出怎样滴血的缺口;独身一人的,更是相当于在这世上被永远抹去了痕迹。
墓园里的忠烈祠后,是漫山的烈士碑与制高点的纪念塔。看到尚多的兵将在此眠息,稍感安心了点,却又听李正先生介绍,这些碑只剩下三块是原件,其余皆为WG后重建;而碑下泥土埋着的也大多是象征性的骨殖。烈士们已于战火里一去不回,又被自家后辈在WG中又折磨了一遭,骨灰被倒出来后村民去卖了坛子,墓碑甚至被人家拿去当床板、修厕所。李正先生提起这些事,不免流露出痛惜。可以想象得到,李先生和团队到民家里「抢救」抗战遗物时,吃了多大的苦。
心痛啊,心痛。这几天感叹了很多次建国后的敏感话题,却感觉那种后世看来的悲情是怎么也抒不尽的。
走在墓园里,总觉得……特别特别内疚。生在今日的我,和很多很多人,挥霍着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战果,至今乃至一生碌碌无为,这会让前辈们的灵魂多失望……不可否认的是英雄确实需要时势造,可我们无法认清当下的自己有没有跟上时之浪潮啊。烈士当之无愧被称赞「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而我们这代人,百年之后还要如何做得鬼雄?
离开国殇墓园意味着这次游学里的所有景点被我们参观完毕。回酒店举行闭营式。从前天开始想着时间慢一点慢一点吧我还没看够腾冲的山水,到了闭营式时竟然释怀,心中升起满足感,不再忧虑一别就是永别。毕竟凡事总要有个了结,也正是复归平静才有机会体验接下来的兴致迭起。游学时我们一步一步走近历史的真相,恢复生活后又将带着对真相的思索使自身奋发,不为未来所迷困;整个过程如科校长所演讲「不回避,不畏惧」。随行的老师、领队们,也以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们,虽相处只有短短几天,但他们的言行在将来对我们而言亦能细水长流。比如李正先生讲他研究滇西抗战的态度:「一不求官,二不求财,只求吾之心安。」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科研人员,像李先生这般。自勉,同勉。
附:关于本次游学中的同行者,我一直一直想写篇番外。感激他们的所有付出。既然总是要说再见,相聚又分离,总是走在漫长的路上,那就让我拿起笔,尽可能多地记住这些有无限意趣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