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个爱写作的小伙伴,因为坚持日更,耗费时间心力,在某一天的清晨醒来后,晕倒了!
她说,写作初衷本是希望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可是因为太过专注,结果很久没有打扫卫生,打理自己,有一天甚至忘记锁门了,因为睡眠不足的原因连胃口也变得很差,最后就是清晨醒来,晕倒了!
这个真实故事看得我唏嘘不已,一边佩服她每日更文3000字的毅力,一边心疼小伙伴的身体,还好,她及时地决定,放弃日更的计划。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写作的时机选择:
很多写作的人,会给这样一个建议:坚持日更,每天早起一小时,打开电脑或笔记本,把你脑袋里随时冒出来的想法写下来。
这是个不错的建议,但对于早起困难户来说,可能会很痛苦,另外,早起的想法很零碎,难以成段成章。
那晚上呢?想想看,累了一整天,回到家,常常只剩下“我要赶紧躺尸”的想法了,这时候,坚持死磕自己,不写完不睡觉,挑灯夜战的人也不在少数:晚上灵感很多,又没人打扰,下笔千言,文思泉涌,成就感爆棚,可是一看转点凌晨了,睡眠受到了很大影响,反而会扰乱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不可持续,像上文中的小伙伴就是真实的例子。
说说我自己吧,我大概是个奇葩,在晚自习的时间里最有灵感,也是醉了,晚自习不常有,可是更文的灵感必须有呀。不过分析一下原因,或许我可以找到其他的较好时间段:
晚自习不能看手机。作为教师的我必须言传身教,不准学生带手机,自己就要先做到,所以晚自习要么与学生斗智斗勇,督促他们聚精会神地学习,要么学生乖点,我就跟他们一样专注地思考和学习。
教室里学习氛围浓厚。每次我只带一本书,有时间看书的时候,我也没得选,只能看手头上的这本书,所以爱不爱看都会硬着头皮往下看,看着学生们认真写作业的样子,我也就自然而然地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了,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会有很多写文章的想法,简直可以说文思泉涌,我就把想好的标题和大致内容都写下来,等到素材积累够了,就可以成文了。
所以,为了日更,早起或晚睡这件事儿,真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虽好,可是我们要明白,建议之所以可行的背后原因:早起其实是主动创设的一种环境和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可以不被打扰,专注内心,so,一切好的建议和作法都应以自己的生活节奏为准则。
看来,摒除与学习、写作无关的杂事,创设只属于你自己的专注时间段很重要。手机就是个小祸害,叮铃一声或者屏幕亮了,忍不住就要伸手拿过来看一眼,其实呢,99%的时候这些通知都可以晚些处理的。
当专注的力量沉淀于心,各种思绪也会逐渐聚拢,条分缕析,形成结构,文字流于笔端就不再那么困难了。
所以,写作,找到一种环境、一个时间段,提升专注力,让你沉静下来,文字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从笔尖流淌出来了。
既然要专注,咖啡馆就不太建议了,因为人声、音乐声夹杂在一起,背景音有点闹,还有可选择的书籍太多,可能看了这本觉得不好,换下一本,再换下一本,结果一直在走马观花,并没有看进去。
个人认为图书馆最佳,安静,又有学习的氛围,最易提升专注力。
如果条件不允许,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创设专属于自己的专注时间,那么,你专注力最好的时间段是什么时候?又是在怎样的场景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