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萱小蕾
图:网络
▼
《女心理师》中女孩尤娜,自残,自杀,各种折腾,心理问题看起来很严重。
但是好在遇到了心理师贺顿, 找到了引发尤娜心理问题的症结。
女孩是因为父母悄悄离婚,被她发现后,又误会父亲外面有了别的女人。
从而一再做些极端的事,为了引发父母的高度关注,也想因此修复父母的关系。
贺顿帮他们找到原因后,尤娜也平静了下来。
贺顿鼓励她说:“像你这个年纪,能够默默承受这一切,已经很不容易了。”
尤娜问她:“我爸妈还会和好吗?”
贺顿说:“我必须诚实地回答你,我不知道,不一定。”
看到尤娜失望的表现,贺顿又说:“你听说过菜苗移栽吗?就是把刚长出三四片叶子的菜苗连根拔起来,种到另外一片土壤里,你觉得这株小菜苗离开生它养它的土壤,是不是会死?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人都会为了产量而选择移栽。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非常完美的家庭,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问题,而我们早晚会有一天,都要从那个保护壳里钻出来,也许我们会遇到狂风暴雨,我们会害怕,但我们也可以像株小菜苗一样,更加茁壮地成长,你要相信自己,你并不是一个人,你并不孤单……”
不得不说,贺顿这番话很重要,值得一听,也值得讨论。
最近些年,仿佛很流行原生家庭的话题,许多人把人生不幸归咎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的确,这个影响存在,并且有些人深受其害。
但是我们依旧有选择,是选择一直沉浸在这种影响里、还是选择放下并重新茁壮成长。
毕竟成年后,我们还是有机会摆脱家庭的,是可以像小菜苗一样选择移栽的。
换个地方,自己好好生长,过去的就让他成为过去,行不行呢?
若说行,那也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想通了,看透了,豁达了,心态好了,清醒了,成熟了,理性了,懂事了,被人治愈了。
这些条件,你找到一条两条的,就能对付过去的影响了。
要是依旧觉得不行,那可能就得检查自身的问题了。
是你在刻意沉溺吗?是你觉得用这个影响做借口就能理直气壮地伤春悲秋吗?
人有时的确会刻意忧伤,或觉得深沉有姿态,或觉得颓废伤悲更简单,而积极阳光和改变更费力。
说白了,就是给自己的浑浑噩噩混日子找个借口。
当然,这样的情况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想重新好好过日子,只是相对脆弱,容易被那个影响拉回去。
这样的时候,多想想贺顿那句话:你并不是一个人,你并不孤单。
我们很容易自怨自怜,觉得自己是最可悲最可怜的那一个。
有人说,幸福就是比较出来的,所以有些人一生都无法拥有幸福。
这些人,他们的比较方式是错的,比如他们总是选择比自己厉害的、条件更好的去比较。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你要跟你上层的人比,那会永无止境,因为你即使越来越好、也还是会有上层上上层。
这是表面上看的层次,比如你没房,对方有房,你没车,对方有,你就觉得很委屈,很自卑,很难过。
其实背后还有一种比法,是比你有他没有的,他有的你没有,那也就扯平了。
比如你虽然没有车房,但也没有贷款和债务,你压力比他小,生活质量也许并不比人家差。
比如你朋友父母没离婚,但他们天天吵架,矛盾重重,你朋友每天也很烦。
你的父母虽然离婚了,但他们各自过得不错,不像从前在一起那样天天吵,你也就不必再每天提心吊胆了。
其实任何事都是有得有失的,或有失有得的。
有正反两面,或有多个面,一件坏事可能伴着好事,一件好事也可能伴着不顺利的事。
万事都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心态好的,看到的都是好的角度,心态不好的,看到的全是黑暗面。
另外还有些时候,你看到别人好或坏也未必正确,你看到的只是表象,他人快乐幸福与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看到一个天天说自己很幸福的人,也许只是虚荣心,自尊心或面子作祟的伪装。
总之,人人都有自己的难题,烦忧,没有的人很少,那是悟透了一些世事和道理的人。
你即使一时无法悟透,也至少不要觉得自己的经历好孤单,身边有很多人跟你一样拥有大同小异的烦恼或伤心,区别在于你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心态。
境界高一点,豁达一点,就不容易被困难和烦恼打败击垮,坚韧一点面对生活,日子其实也没那么糟糕。只要你愿意,总能找到一些属于你的美好部分。